近期不少省市相继披露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北京市财政局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北京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67.8亿元,同比下降3.7%。其中全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3%。
北京市财政局解释,收入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去年1月同期高基数、高增速(14.9%)影响。收入好于预期,为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
江西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62.9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9.4%。
海南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4亿元,同比下降17.3%。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9.7%。海南月份收入大幅下滑,跟去年同期基数高也有关,去年1月海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达28.8%。
甘肃省财政厅数据显示,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亿元,下降12%。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6.8%。
另外一些地级市也公开了1月份财政数据。
湖北省十堰市今年月份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0.4%,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
安徽省池州市财政局数据显示,1月份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9亿元,同比增长37.7%,增幅全省第一位。
河南驻马店市财政局数据显示,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42亿元,同比增长15.2%。湖南株洲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约24.59亿元,同比增长约6.7%。
从目前地方披露的数据来看,各地收入冷暖不一,收入有增有减。不过从全年预期来看,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今年全年地方普遍预计收入实现增长,好于去年。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31省份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发现,今年全年31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增速约6%,而去年实际收入略有下滑。
31省份中,包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近半数省份预计今年当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于5%~6%之间。海南、甘肃、河南、湖北等六省份预计收入增速能达到两位数。
从各地预算报告来看,支撑地方普遍预计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地方总体预计今年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经济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基础。二是随着经济复苏,今年税费支持力度预计会低于去年,而且随着去年缓缴税费到期,以及增值税留抵退税回补等有利因素,也将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三是去年退税减税等因素下,财政收入基数低。
不过各地也普遍认为,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仍不牢固,今年税费支持仍有一定力度会造成政策性减收,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收入增长仍有不确定性。
上半年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支出更加给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前5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度为37.4%,与过去五年平均值较为接近,支出端较为强劲。
前5个月,财政收入仍有所下滑,但政府债券发行较快,支撑财政支出保持一定增长,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印花税1787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68亿元,同比增长52.4%。
今年前4个月财政支出与收入增速差额创2023年以来新高,展现年初以来财政积极靠前发力,是4月份经济数据具备较好韧性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