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2.0:“新集合”加快塑造“新极核”

第一财经 2023-02-26 21:49:44 听新闻

作者:夏骥 ▪ 兰红梅    责编:任绍敏

从两年来的实践来看,虹桥枢纽正在加快形成高密度的功能承载区,四个新集合正在加快塑造四个新极核。

2021年2月18日,国务院发文批复同意《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经过两年的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下称“虹桥枢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实现了快速迭代升级,已经跃升为2.0版本。

在虹桥枢纽设立之初,笔者认为其可以解构为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推进“内外开放×双向循环”新集合,打造战略链接新极核;二是推进“一核引领×两带支撑”新集合,打造功能辐射新极核;三是推进“时空同城×服务同城”新集合,打造都市一体新极核;四是推进“产业社区×人文社区”新集合,打造宜居宜业新极核。从两年来的实践来看,虹桥枢纽正在加快形成高密度的功能承载区,四个新集合正在加快塑造四个新极核。

内外开放×双向循环”的新集合有机叠加,战略链接的新极核作用持续增强

从虹桥枢纽的名称上看,突出“虹桥”而非“上海虹桥”,名称里既有“国际”的属性,地理空间上又跨越沪苏浙,体现“长三角”的属性;从角色上看,侧重于以扩大对外开放来深化对内开放,更好形成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的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从任务上看,重点是彰显开放优势、强化核心功能,持续深化长三角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因此,作为全国唯一以对外开放引领对内开放的全新开放形态,两年来虹桥枢纽的双向开放不断深化,日益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战略链接点。双向开放也增添了区域发展的新动力,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超5000亿元的县级市,长宁金虹桥国际中心率先成为2022年上海首幢税收“百亿楼”。

两年来,虹桥枢纽协同对外开放的层次更加丰富。比如,虹桥商务区已累计吸引各类总部企业500余家,而苏州工业园区也集聚了153家各级总部,其中江苏省级总部占全省的17%,苏州市级总部占全市的30%。又比如,2022年虹桥商务区叠加了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并设立了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并协同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境外投资服务联盟、昆山的“昆盟通”货物贸易平台,共同服务长三角企业“走出去”。再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创新举办的中新服贸论坛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沟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而2022年该论坛正式升级为第五届虹桥国际论坛的分论坛,成为24场分论坛中唯一以服务贸易为主题,并且首个在上海以外地区举办的分论坛。

两年来,虹桥枢纽深化对内开放的联系更加紧密。比如,苏浙不少地区在虹桥商务区设立“科创飞地”,推进前台招商、后台转化;安徽在松江设立了G60松江·安徽科创园,在长三角首创就地招商、就地转化,入园企业的注册、税收均在上海,企业既能享受到上海的政策支持、松江的区位优势,又能获得来自安徽的贴身服务,开辟了不同于传统“飞地”合作的另一种创新发展模式,更好推进沪皖两地的利益分享和产业链协同。

 “一核引领×两带支撑”的新集合有机叠加,功能辐射的新极核地位日益凸显

虹桥枢纽着力打造“一核两带”发展格局,明确了“虹桥”的空间范围和功能布局。其中虹桥商务区是功能核心,两个拓展带是功能支撑,通过功能耦合和空间协同,共同形成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功能辐射源。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核心区功能更加集聚。在巩固提升原有“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上,2022年虹桥商务区又增加了“大科创”功能,更好提升产业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比如,虹桥商务区闵行片区在长三角设立了首个中央法务区,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律师事务所及代表机构、公证、司法鉴定、法律科技公司等法律服务机构,为长三角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方案。又比如,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依托国家会展中心打造会展产业园,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仍新增会展企业40家,目前已累计集聚会展企业215家,跻身全球一流的会展产业集聚区。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拓展带功能更加耦合。比如,虹桥商务区、昆山与苏州工业园区均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侧重依托进博会推进“展品变商品”,昆山侧重于依托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打造咖啡交易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则侧重进口高新技术产品——2022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达到70%,同时南湖正在加快打造长三角(嘉兴)数字贸易港。又比如,在产业应用场景方面,海盐的同位素产业园积极寻求与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合作,探索核素治疗、同位素药品和核医学实验应用;金山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与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一道,协同打造“东数西算”的功能平台。再比如,在多式联运方面,太仓港与上海港的“沪太通”合作不断深化,嘉兴的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加快建设。

“时空同城×服务同城”的新集合有机叠加,都市一体的新极核态势加快巩固

目前,以虹桥枢纽特别是虹桥商务区为“大地原点”,以各地到达虹桥的时间距离为参照,基本上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坐标体系”。《2022长三角城市跨域通勤年度报告》显示,2017~2022年,虹桥商务区跨城通勤规模增长约168%,通勤方向主要分布在花桥、苏州城区、昆山城区、太仓城区等(其中花桥占比最高),南湖也有所增长。虹桥枢纽“一核两带”共同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内圈”,通过缩短内部时间距离、促进同城服务,促进“两带”城市从之前的“接轨上海”演化为“同城融入”,引领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升级版。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时空距离更加贴近。“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不断提速,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加快构建。比如,高速铁路方面,南沿江高铁、沪苏湖高铁、通苏嘉甬高铁等开工建设;市域铁路方面,沪平盐城际铁路、嘉闵线等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方面,苏州S1线即将试运行,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在花桥站实现换乘,不久即可实现从上海乘地铁到苏州;而相城正在开展“苏州北-上海虹桥15分钟高速城铁专线”研究,实现“900秒到虹桥”。又比如,两个拓展带都在围绕轨道站点推进TOD开发,太仓、苏州工业园区、平湖、海盐都提出打造高铁新城;而松江南站枢纽已经开工建设,将打造集综合交通、科技影都、现代商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同城服务更加便捷。“一核两带”间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不断深化,跨区域业务的“同事同标”、无感办理内容更加丰富,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比如,长三角“一网通办”在“大虹桥”先行先试,跨区域提取住房公积金以及就医、养老等公共服务便捷高效,通过实施“两个无差别”,共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又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借助上海的开放平台,推出了外贸集装箱CCA航线、ICT物流项目、海外舱单电子发送云系统、关证一链通、空运直通港等创新举措,有效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产业社区×人文社区”新集合有机叠加,宜居宜业新极核魅力不断彰显

根据近期发布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即1个顶级全球城市(上海市区),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就“一核两带”而言,长宁、闵行处于顶级全球城市区域,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处于综合性全球城市区域,南湖处于专业性全球城市区域,嘉定、松江、昆山处于全球功能性节点区域,金山、太仓、平湖、海宁、海盐处于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区域。其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昆山的城区人口达到141.43万人,迈入大城市之列。无论出于何种定位、何种规模,“一核两带”都高度重视产业、功能、形态的一体化发展。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产城融合更加深化。比如,虹桥商务区围绕破解职住分离问题,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着力健全内部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高品质的国际化新城区。又比如,上海在实施“新城发力”战略中提出了24字要求,“产城融合”是第一项。在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建设过程中,都提出要强化产业园区、研发机构、高校、产业总部的创新联动,推进新城产业园区、大学校区和城镇生活区的设施共享、空间联动和功能融合,在新城产业社区中增加租赁住房、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两年来,虹桥枢纽的人文气息更加浓郁。南向拓展带围绕浙江“大花园”建设,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积极吸引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客群。比如,平湖九龙山、海盐南北湖依托山水林田湖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又比如,海宁紧紧抓住Z世代露营群体崛起的机遇,出台露营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观钱塘潮、领时尚潮、立改革潮”的基础上,推动露营成为海宁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夏骥系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内容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兰红梅系华略智库长三角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