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头部公司加速产能扩张,CRO需求或已逐步向好丨新赛道观察(2.27-3.5)

第一财经 2023-03-05 21:50:01

作者:俞晟麒 ▪ 冯丽君 ▪ 李泓霖 ▪ 王莹 ▪ 王媛丽    责编:周毅

目录 1.头部公司加速产能扩张,CRO需求或已逐步向好丨生物医药观察 2.LCD面板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行业集中度向中国厂商靠拢|电子产业观察 3.TOPCon渗透率加速提升,2023年或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丨新能源观察 4.特斯拉下一代永磁电机不用稀土?业内专家:完全有可能!相关公司:暂无影响|高端制造观察 5.电商“3.8大促”价格战硝烟渐浓,京东高调上线全品类百亿补贴|大消费产业观察

目录

1.头部公司加速产能扩张,CRO需求或已逐步向好丨生物医药观察
2.LCD面板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行业集中度向中国厂商靠拢|电子产业观察
3.TOPCon渗透率加速提升,2023年或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丨新能源观察
4.特斯拉下一代永磁电机不用稀土?业内专家:完全有可能!相关公司:暂无影响|高端制造观察
5.电商“3.8大促”价格战硝烟渐浓,京东高调上线全品类百亿补贴|大消费产业观察


1.头部公司加速产能扩张,CRO需求或已逐步向好丨生物医药观察

申万医药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37%,480只成分股中,全周上涨的标的有203只,其中累计涨幅超3%的有45只,累计涨幅超10%的有7只。其中,吉贝尔(688566.SH)一周累计上涨19.59%%,排名首位;全周下跌的标的有271只,其中周跌幅超过3%的有85只,另有9只成分股一周累计涨幅为0。

●CRO企业加大产能扩张,需求逐步向好
南模生物(688265.SH)在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之前受限于笼位的饱和、产能的不足,没有提供基础品系鼠的销售,免疫缺陷鼠的饲养规模也较小,目前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大、笼位的增加,公司会考虑扩充免疫缺陷鼠的生产规模,通过市场推广促销增加免疫缺陷鼠的市场份额,同时会丰富免疫缺陷小鼠种群,以满足市场销售的需求。
公司主要负责实验动物的供给,属于CRO领域的企业。2022年度,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浦东,上半年受疫情封控影响最大,全年业绩大幅下降。如今,公司表示将积极扩产,预示公司对于CRO行业需求前景已较为乐观。同为实验动物供应商的药康生物(688046.SH)在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同样认为,随着新冠疫情影响消退,公司国内业务恢复良好,部分因疫情延期交付或取消的订单,已陆续恢复。
药物研发需求与相关领域自身的发展和突破关系更大,去年以来海外有不少非新冠药物研发的突破,如ADC药物、NASH、阿尔兹海默症等,这意味着在相关领域药物研发需求依然较高。随着疫情逐步平稳,对于CRO企业而言其海内外业务沟通也陆续恢复正常,如订单的洽谈证券、现场检查等。去年以来因疫情影响而导致业绩大幅波动的CRO企业,或有望在2023年迎来业绩的快速反弹。
不过同时,对于整个CXO行业而言,全球投融资增速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下滑,行业整体需求增速不足。泰信医疗服务混合基金经理陈颖认为,CXO全行业高景气的时代已过去,企业业绩是否能够反弹并不确定,还需要具体根据其所在的环节和领域进行判断,尤其需要跟踪企业的订单趋势。

●胰岛素降价70%,糖尿病药物全球龙头正在转移阵地?
礼来公司3月1日宣布,其最畅销的两种胰岛素产品Humalog(赖脯胰岛素注射剂)和Humulin(优泌林,人胰岛素)将于第四季度降价70%。礼来表示,从5月1日起,将其非品牌胰岛素Insulin Lispro Injection 100 units/mL的上市价格降至每瓶25美元,这是糖尿病患者在用餐时间使用的胰岛素的最低价格,低于礼来1999年Humalog的标价。礼来还计划将患者的自付费用限制在每月35美元。
此次礼来宣布降价的几款胰岛素均早已过了专利期,但由于其在美国市场缺乏竞争,因此之前鲜有降价,美国胰岛素价格远超其他国家水平。由于价格过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年来受到来自于美国政府层面的压力正在持续加大,中国胰岛素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综合影响下或最终促成了礼来胰岛素的大幅度降价。
值得注意的是,礼来依靠GLP-1类降糖药物收获颇丰,2022年,公司度拉糖肽全年实现营收74亿美元,超过了此次降价的两款胰岛素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30.8亿美元)。同时,公司开发的新品,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Tirzepatide),首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4.83亿美元,销售前景被市场所看好。
糖尿病药物是礼来最为核心的收入来源,此次大幅调价可以明显看出,礼来业务发展的重心或已转移至GLP-1激动剂上。尽管在部分适应症方面,传统胰岛素无法被完全替代,但随着GLP-1药物开发持续获得突破性进展,传统胰岛素产品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价值都将受到持续挤压。对于国内胰岛素企业而言,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集采过后国内胰岛素价格大幅下降,相关企业经营业绩也在短期内出现快速回落。未来国内糖尿病药物相关企业的发展前景,或将更多取决于GLP-1激动剂等创新药物的开发和销售。


2.LCD面板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行业集中度向中国厂商靠拢|电子产业观察

本周(2月27日~3月5日,下同)申万电子行业指数(801080.SI)上涨0.78%。电子板块427只标的中,全周上涨的个股为228只,周涨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12只。恒久科技(002808.SZ)周涨41.76%,位居涨幅榜首。

●苹果将在2024年采用自研5G芯片,高通的苹果订单显著下滑已成定局
有消息称,高通公司CEO兼总裁克里斯蒂亚诺·安蒙在MWC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苹果公司将在2024年生产自研的5G基带芯片。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的关键在于苹果能否克服毫米波与卫星通讯的技术挑战。不过,一旦2024年上半年的iPhone SE4开始采用苹果自研5G基频芯片,高通的苹果订单在可见未来显著衰退已成定局;若iPhone SE4在2024上半年量产顺利,则技术门槛更低的iPad与Apple Watch也将很快舍弃高通的基频芯片。苹果的硬体毛利率将受益于改采自研5G基频芯片,高通的苹果业务则在未来2-3年内将显著下滑。

●工信部部长:我国将加快6G网络研发
3月5日消息,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首场“部长通道”上说,我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现在我们国家5G方面已经名列世界前列。我国5G移动手机用户已超过5.75亿户,我们今年将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总数将超过290万个。我们的6G推进工作组已经在开展工作,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的研发。
从网络架构上看,相比于此前的技术体系,6G网络架构能够实现从传统的地面接入向空天地海全方位多维度接入的转变。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天空、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卫星通信网络)、空基(飞机、热气球、无人机等通信网络)、陆基(地面蜂窝网络)、海基(海洋水下无线通信及近海沿岸无线网络)等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
民生证券认为,卫星互联网就是6G,短期来看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卫星互联网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LCD面板正逐渐走出行业底部,行业集中度向中国厂商靠拢
半导体显示产业咨询顾问机构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在面板厂1月份低稼动率下,2月面板价格终于迎来全面小幅回弹迹象。但在国际通胀压力持续,需求端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本轮涨价周期或将视第二季度需求端状况再判断可否持续。CINNO Research预测,2月各主要尺寸的LCDTV面板价格出现全面小幅上涨,面板厂迎来短暂的价格与稼动率双双回升的有利局面。
CINNO Research认为,由于面板厂在1月进一步压低稼动率形成小幅涨价以后,3月开始稼动率也将有短期调高趋势,以改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仍未得到有效修复,价格上涨基础薄弱,因此本轮涨价周期或将视第二季度需求端状况再判断可否持续。
LCD面板行业正在逐渐走出行业底部。东海证券初步测算,2022年至2025年,面板出货面积将维持在1%-2%的增速,面板面积需求CAGR将维持在4%以上,需求增量超过产能增量。
另一方面,随着三星、LG等韩系厂商LCD面板的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正在向中国面板厂商靠拢,如京东方A(000725.SZ)、TCL科技(000100.SZ)等。

●国家大基金二期129亿元入股长江存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旗下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长江存储股东结构新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家大基金二期”)、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长晟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股东。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国家大基金二期认缴出资额为1288673.4904万元,认缴出资日期是2023年1月31日。同时,该系统显示,长江存储在2023年2月27日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包括经营范围、投资人、注册资本、章程备案。
作为国内存储芯片大厂,长江存储专注于3D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IDM,产品包括3D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消费级、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
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长江存储2019年首次投产64层NAND闪存时,全球闪存市场的份额为1.3%,2021年达到4.8%。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3年可达到约6%。


3.TOPCon渗透率加速提升,2023年或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丨新能源观察

本周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SZ)下跌1.80%,80只标的中,全周上涨标的21只,周涨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2只,其中中国核电(601985.SH)周涨幅最大,为8.85%,湘电股份(600416.SH)、科达利(002850.SZ)位居二、三位,周涨幅分别为7.13%、4.32%;全周下跌的标的59只,周跌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7只,其中金博股份(688598.SH)周跌幅最大,下跌12.84%。

●光伏组件回收再获政策支持,行业难点仍待解决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筹备成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组件回收工作组及征集工作组成员的通知》,意味着光伏组件回收开始进入行业发展的主线。
据悉,国内光伏组件回收发展起步于“十二五”规划,依托于科技部“863”课题计划,已经历了长达10年的实验室研究。
但是,这一新兴市场还不够完善,目前行业仍面临诸多难点,非法遗弃和非法倾倒、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的潜在威胁、处理场所短缺、回收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光伏组件的市场格局也比较分散。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光伏回收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只有个别的小项目,都是比较零散的行为。
2017年,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率先自主开展光伏组件环保处理、回收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已建成我国首条组件回收中试线,形成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检测评价及组件回收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
晶科能源(688223.SH)2019年起开始搭建和试运行回收示范线,运用基于化学法的组件环保处理技术,其银、铜、硅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
隆基绿能(601012.SH)表示,目前公司正以保山基地建设为契机,通过使用可再生电力、回收技改、部署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等多种手段,持续推进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发展,也为绿色低碳事业持续赋能。
3月2日,格林美(002340.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直关注光伏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也启动了相关技术研究。公司将适时建设相关工厂。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此前表示,未来光伏组件回收将成为光伏产业链的新产业增长点,不管是资本方还是工业界等都会进入。而当前国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正是需要百花齐放。

●六氟磷酸锂价格腰斩,多氟多净利逐季下滑
3月1日,多氟多(002407.SZ)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23.59亿元,同比增长58.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5亿元,同比增长54.39%。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在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下,公司抢抓机遇,克服国内疫情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扩大新材料产能投放,销量大幅增长,收入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但是,从单季度来看,2022年公司净利润呈现逐季度下滑的态势。2022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32亿、6.71亿、3.27亿、2.15亿元。多氟多在互动平台表示,2022年下半年利润下滑原因为上游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供需的变化导致了经营业绩的波动。
2022年碳酸锂价格从3年初的49.45万元/吨狂飙至11月的最高点59万元/吨;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则从2022年1月高点的59万元/吨后持续回落,截至2022年底,市场价格为23.25万元/吨,降幅高达60.2%。而且,当前六氟磷酸锂下游接货意愿欠佳,成本支撑减弱,以企业让利出货为主,短期内价格仍偏弱运行。
公司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下降,相关产品成本端压力因此有所缓解,但同时六氟产品价格也有所下行,预计公司在手的长期订单将有效降低由此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大幅波动风险。
除了六氟磷酸锂,公司还在布局二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型锂盐产能,致力于打造新的盈利增长点。此外,公司于近日还公布了钠电池产业化的最新进展,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已具备 1GWh钠电池的产能,另一家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规划 5GWh产能,已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而且,公司还是最早商业化量产六氟磷酸钠的企业,具备年产千吨六氟磷酸钠的产能。 

●TOPCon下游接受度逐渐打开,2023全年或维持供需偏紧
近日,有消息称,TOPCon电池预计2023年都会保持供需偏紧状态。
经过一年的市场培育,TOPCon下游市场逐步打开。中信建投表示,2023年行业TOPCon有效供给量大约在120GW左右,而行业总需求预计将达到400GW以上,TOPCon供给稀缺性较强。 
从需求端来看,有业内人士称,国央企的集中式客户已经开始接受TOPCon了,还处于过渡阶段但是已将N型作为优先选择项,海外方面欧美接受度也很高。SMM预计2023年TOPCon市场渗透率将加速,市占率可达25%-30%
供应方面,TOPCon将于2023年6月份起量,但是也有消息称,TOPCon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度进展较为缓慢,产能释放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据悉,2023年扩产主力军当前仍处于厂房建设与设备选型阶段,4-7月才是设备集中交付期,再加上TOPCon生产线工艺流程较长,调试设备所需的时间也较多,或延缓厂家爬产进度。
当前,行业参与者众多。晶科能源当前已投产的TOPCon电池产能为35GW,排名居首;近日,隆基绿能明确其鄂尔多斯电池项目将采取N型技术中的TOPCon,电池产能规划为30GW;一道新能N型电池及组件产能各20GW等。新入局者方面,横店东磁(002056.SZ)近期在接受机构现场参观时表示,四川宜宾一期6GW TOPCon项目预计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并逐步投产。中泰证券预计2023 年底TOPCon规划产能将超300GW。
但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新玩家需要技术沉淀,所以我们并不持有业内普遍的乐观态度。起量之后,质量良莠不齐,仍需真正稳定的供货商。


4.特斯拉下一代永磁电机不用稀土?业内专家:完全有可能!相关公司:暂无影响|高端制造观察

2月27日-3月3日,WIND先进制造指数上涨1.05%,93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的标的51只,周涨幅在2个百分点以上的31只,周涨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9只。全周下跌的标的42只,周跌幅在3个百分点以上的12只。其中,中国卫通(601698.SH)本周上涨25.24%,涨幅居首;拓普集团(601689.SH)下跌8.83%,跌幅居首。

●特斯拉下一代永磁电机不用稀土?业内专家:完全有可能!相关公司:暂无影响
日前,特斯拉动力系统和能源工程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在公司投资者日活动上表示,特斯拉的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但特斯拉未公布准备用何种方式替代稀土。
对此,电机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王志新教授对第一财经表示,据其了解,虽然外界对特斯拉相关表态感觉非常震撼,甚至怀疑能否实现,但其实早在5年前,国内就有技术团队观察到特斯拉在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也已经开始有向产品化发展的趋势。
从业界和学界的角度上,要实现不用稀土的永磁电机目前已有两条清晰路线:第一种是永磁辅助同步的励磁电机,最大特色是用钢做转子,可以不用稀土。第二种是对稀土本身的替代,制造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比如铁和镍的材料作为稀土材料上的替代。因此,从技术突破上来说永磁电机不依赖稀土是有技术路径的,下一步需要观察特斯拉的技术成果和相关的设计效果。
特斯拉要弃用稀土永磁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起了震荡,3月2日相关公司的股价随之下跌,wind稀土指数跌幅接近5%。不过,一些公司在对外回复时,给出的答案却显得非常自信。
北方稀土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特斯拉只是说下一代放弃稀土永磁,“并没有说明什么东西可以替代稀土”,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有替代的产品,但是目前并没有说明什么东西可以替代。上述工作人员还表示,从目前来看,对公司股票的价格是有影响,但也是暂时的。“对公司的运营,目前是没有影响的。”
3月2日,金力永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钕铁硼稀土永磁技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明到现在将近四十年,正处于大规模应用而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是人类努力的方向,是星辰大海,可以尝试更多的技术路线。“我们将密切关注新技术路线的发展,并视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布局跟进与响应。”公司同时表示,目前客户和订单都是比较正常的,需求也是非常强劲的,公司对客户都是非常尊重的,也会响应客户的需求。

●数字基础设施发力,卫星互联网发展加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工信部2月6日发布了《关于电信设备进网许可制度若干改革举措的通告》,将卫星互联网设备、功能虚拟化设备正式纳入进网许可管理。国资委发言人1月17日也提及要加大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据中航证券判断,2025年卫星通信产业潜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每年250亿元,整体市场增速有望迎来历史提速拐点,提升至15%以上,“沉寂已久”的卫星通信板块蕴含着众多价值投资机会。
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自主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应用等环节。据华泰证券梳理,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涉及的公司主要包括:
 
民生证券建议重点关注两条主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和卫星互联网终端应用环节。短期来看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卫星互联网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5.电商“3.8大促”价格战硝烟渐浓,京东高调上线全品类百亿补贴|大消费产业观察

2023年2月27日至3月3日,上证综指上涨1.87%,深证成指上涨0.55%,创业扳指下跌0.27%。分行业看,申万美容护理/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商贸零售/传媒分别涨跌-0.85%/0.60%/1.28%/1.39%/-0.55%/0.1%/4.43%。

●电商“3.8大促”价格战硝烟渐浓,京东高调上线全品类百亿补贴
2月27日,京东APP近日宣布升级,在更新日志中明确提到:“京东3·8节,百亿补贴上线”。一份京东内部邮件显示,目前京东已经开启了“百亿补贴”的内测工作。另据接近京东的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此次的百亿补贴方案将覆盖全品类,而且自营和POP商家都将参与拼多多商品比价,只要商品池内的产品价格高于外部平台,就实行赔付。
3月3日消息,拼多多上线了今年的“38节”大促活动,每满200减30,并额外发放388元满减消费券包。据了解,拼多多此次“38大促”将持续至3月9日,用户打开拼多多APP,搜索“38大促”或者通过首页底部的活动入口即可直达大促会场。据悉,大促期间,拼多多百亿补贴将对美妆、母婴、服饰、洗护、家居、数码、家电、海淘等品牌、产品进行全覆盖。
快手将于3月1日-3月8日快手“38节”活动期间推出分期免息加大牌大补双重可叠加福利,另有直播间消费金(冲1000元抵1100元起)、节日专属券等多种用户福利玩法。据介绍,活动期间,快手电商将累计拿出10亿元消费券补贴用户。
电商行业“38大促”火药味渐浓,京东高调挑起“价格战”直指拼多多。目前正值三年疫情后的消费大复苏,电商巨头们的低价策略有望刺激消费者购买欲,间接拉动经济,消费或将进入新一轮低价周期。

●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开幕
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于3月3日至5日在佛山顺德举行。大会吸引了全国全球超过800家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参会参展,近千家知名的预制菜采购商“看展选菜”,共有展区4万平方米。
在3月3日的大会开幕式上,将由院士领衔发布《万亿预制菜》一书,由政府部门联合科研机构发布《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由大会组委会携手专业评选机构发布“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东西协作和南北合作、国际合作、金融合作、采购商合作、创新创业等一批项目将在大会开幕式上签约。
根据餐宝典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的规模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4000亿元。参照2017年至2021年期间上市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情况,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6000亿至7000亿元,未来三年的年均增长在18%至20%区间。
目前预制菜在餐饮业即B端的渗透率仍较低,预制菜在餐饮业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攀升空间。预制菜在零售市场的发展仍不充分。但是,预制菜对零售市场的渗透逐渐成势:家庭小型化,女性普遍工作,年轻人崇尚“懒宅”等等社会现状,都是预制菜介入个体生活的内驱力。

●京东宠物健康公布《2023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
3月1日,京东宠物健康日前联合七大宠物健康品牌,发布《2023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当前城市Z世代年轻人已经成为宠物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宠物主在单只宠物上的年均花费约为5200元左右。除了食物外,宠物主还会定期购买综合营养品和肠胃调理品。超过八成的宠物主具有为宠物定期驱虫的意识。医疗服务方面,多数宠物主会选择每半年一次给宠物进行体检,尽管线下就医仍是主要的诊疗方式,但调研用户中目前使用线上问诊的比例已经过半,达到58%。
随着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宠物主对宠物健康关注程度提升,消费意愿增强,宠物医疗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感消费,消费需求呈现刚性化特征。
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宠物医疗市场规模600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7.14%,由于宠物医疗行业是线下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增速出现下滑,随着疫情政策放开,宠物医疗市场有望重回两位数增长。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