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气象局举行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暑期7、8月份是盛夏季节,是旅游旺季,也是我国主汛期关键时期。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高温热浪、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较重。
贾小龙提示,学生暑期出游,需要更多关注目的地天气气候资讯,掌握必要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高温天气下,建议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暑防晒和降温措施,备足饮水,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时段。要避免在暴雨、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山区和不熟悉水域。
贾小龙表示,比较好的避暑旅游去处很多,比如高海拔地区,青海、西藏等地,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适合避暑和观赏自然风光;还有滨海城市,有海风的吹拂、海水的清凉;再就是山区、森林公园等,植被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拥有清凉的气候,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贾小龙介绍,国家气候中心正在积极推进“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生态品牌的创建工作。2022年,全国共有37个县市或区域成功获评“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这些县市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东北、西北、云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
作为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英国正不断深化与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双向投资与合作。
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没能充分地分类指导。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因天气原因,星舰再次取消第十次试飞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