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据国家能源局消息,7月4日,为推进落实《“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强政策实施情况监督评估,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组织召开新型储能工作(东北、西北区域)座谈会。
会上,科技司介绍了全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对《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进行了宣贯;各省(区)能源主管部门深入总结本地区新型储能规划研究、政策机制建设情况及下一步考虑;局派出机构介绍辖区新型储能发展形势、电力市场建设有关情况;有关电网企业汇报了新型储能并网与调度运用有关政策机制建设情况,示范项目单位分享了“光伏+储能”模式实证运行经验。与会各方在新型储能规划、备案、建设、调度、监管及参与电力市场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并重点围绕新能源配建新型储能、新型储能调度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参会人员还调研了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项目,深入了解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钒液流电池、飞轮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产品、系统及光储联合运行等方面实证实验情况。
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四则修订办法公布以后,立即引发了电力用户、售电企业和众多新能源产业投资者的关注。
阳光电源预计未来几年储能市场复合增长率保守估计20%,乐观估计30%。
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表示,“反内卷”有利于推动行业回归理性、有序的发展轨道,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修复。
重点提及了抽水蓄能、燃料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