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乘用车“金九银十”变成“银九金十”。随着国家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加码,经济持续回稳,今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销量保持较强增长态势。10月终端优惠及促销政策力度延续,“十一”叠加中秋超长假期,各地方车展及促销活动较多,促进双节期间终端热度增长。“十一”后终端恢复正常销售节奏,市场热度回落较慢,“金九银十”变成“银九金十”。
由于今年10月初喜迎中秋国庆双节,因此10月厂商产销销售时间充裕,受到去年10月低基数的促进,今年10月市场增速明显回升。目前中国汽车出口海外市场环境仍保持良好态势,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持续走强,形成国内外新能源市场同步走强的特征。
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市场优势持续扩大,10月部分头部企业环比表现很强。乘联会2023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销量万辆以上的17家厂商,批发销量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全月销量的88.4%,这些企业10月预估销量为78.7万辆,按照正常结构占比预测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89万辆。
2023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乘联会综合预估10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89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7%。今年1-10月初步测算批发680万辆,同比增长36%。
去年年底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运行状态与去年预测基本是吻合的。
2023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达到43.5%,盈利比例仅为37.6%。进入2024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更是一度高达50.8%。
入夏以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接连两次创历史新高。对此,国家能源局表示,为保障电力供给,162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6月底已全部投运。
除广东外,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亦集体创新高。
新能源电源波动性和化工生产所需稳定性之间的耦合难题,是绿色氢氨项目难以落地的瓶颈所在。
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1-6月累计零售546.8万辆,增长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