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从整个社会保障情况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6亿人、2.44亿人、3.02亿人,同比增加1336万人、566万人、1054万人。全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92万亿元,支出7.09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8.24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持续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推动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缴费,增加个人账户积累;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属于第三支柱保险中有国家制度安排的部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目前开立账户人数超过5000万人。
其他热点还有:国有险资长周期考核迎新机制,有助于其入市意愿提升;6月CPI由降转升,核心CPI创14个月新高。
从各项数据来看,我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面临冲击的挑战与生产率预期提高的机会并存,为了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相关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应该更富前瞻性、力度更大。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面临收入预期不稳、居民闲暇较少、流动人口城市化不足、供给不足等制约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予以破解。
长护险是一项购买服务的制度,关键在于提供服务的人,护理服务人员的短缺是长护险全国落地的重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