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牛电动在2024年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三款新品,分别是电摩NX、电自NXT和智驾越野电摩X3,这三款产品都针对高端市场。其中,最高配置的电动摩托车NX售价达到3万元,而主打国内市场的电动自行车NXT售价在万元左右,整体定位在中高端市场。
根据营商电动车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的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4.2亿辆,约每3个人就拥有一辆两轮电动车。两轮电动车行业的发展重点已经从生产端和源头技术把控向终端使用推进,智能化和高端化成为创新的方向。
在两轮电动车领域,雅迪、爱玛和台铃仍然是头部企业,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小牛电动在销量规模上难以与头部企业相匹敌,同时受到锂电池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小牛电动的销量出现下滑。
小牛电动的CEO李彦告诉记者:“电池成本在一辆两轮电动车中占比约为40%,因此锂电池价格上涨会给两轮电动车带来很大的压力。”然而,随着电池成本的降低,目前许多产品的价格与2021年持平,“尽管平均价格没有整体下降,但这是因为实现了更高的产品配置。”
从行业整体来看,过去几年,两轮电动车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频繁出现乱象,包括非法生产、私自改装以及入户充电引发火灾等现象。2019年新国标的实施加速了行业内许多无资质小企业被淘汰,两轮电动车企业的数量大幅减少。在新国标政策的压力下,许多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由于不符合新规定而无法上路,进而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了一波强劲需求,导致两轮电动车销量在前几年快速增长。随着新国标电动车的普及,置换红利期已经逐渐结束,市场增长趋缓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李彦认为,小牛电动在高峰时期的年销量曾达到100万辆,行业总规模达到5000万辆以上,小牛电动的市场份额约为2%。“虽然行业整体销量下降,但对于小牛电动来说,高端市场的聚焦不会对销量产生太大影响。尽管短期内高端市场可能会萎缩,但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同时新价值是基于科技和技术创新的。”他还补充道,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会牺牲产品来降低价格,但这并不符合小牛电动的理念。“我们希望能够与其他品牌合作,实现高、中、低端市场的全面布局。毕竟高端市场不是靠单一品牌支撑的。”
面对市场竞争,小牛电动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现有门店的单店销售;同时继续拓展国内渠道,计划今年开设1000到2000家门店;另一方面,小牛电动也在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推动更多的需求。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不仅是单点技术的比拼,更是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的较量。
AI普惠之后,商业化是开源模型厂商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理想汽车产品线总裁刘杰回应产品规划等问题。
在中国,跨国零部件公司将本土化战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市场看,售价20万元以上、车长4米8的中大型车占据增程式汽车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增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价格在不断下探,目前已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很快会突破10万元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