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易所,有两个重要的使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落实:一是怎么增强市场的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怎么加大监管力度,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打假防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6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4月份国务院出台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随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6月19日,证监会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的8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
“这些措施对于科创板的发展,对于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邱勇称。
就交易所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邱勇首先从历史维度分析称,纵观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一个全球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都伴随着强大的资本市场和强大的证券交易所的崛起。在当今全球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证券交易所将在这个过程中承担重要的使命。同时,上交所也在推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从现实维度来看,科创板于2018年宣布设立并试点注册制,2019年7月正式开市,首批企业上市。五年来,科创板共上市573家公司,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
回顾和检视科创板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所起到的作用,邱勇分享了6个方面的数据:
一是,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五年累计融资超过1万亿元;二是;促进关键领域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现在新一代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公司占比80%,在众多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三是,促进科技企业科技创新,2023年科创板公司投入研发强度为12.2%,是A股公司平均的3倍以上;四是,促进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的融合,500多家公司中有400多家实行了股权激励计划,覆盖9万多名核心人员;五是,促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从2019年到2023年,4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3%和24%;六是,激发了创新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投入,九成公司获得创新资本和科创资本的投资,平均每家获投9.3亿元。
邀请海天味业、安琪酵母高管,探讨在新的行业格局下,如何培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同时邀请富国基金和国联民生证券专家,为投资者提供多视角的产业与投资分析框架。
科创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科创板定能向“新”发力,提“质”致远。
将于2025年7月23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指数和上证科创板民营企业50策略指数,为市场提供科创板民营企业领域的业绩基准和投资标的。
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六年后,科创板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589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超7万亿元;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中国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已进入精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