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那么,如何利用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展?新技术深化应用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将会对崇明农业带来哪些改变?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2023年,崇明立足农业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部署,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定位,创新提出了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这一重大决策,意在通过科技与创新“双轮驱动”,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农业专家团队、科技企业、头部公司向崇明集聚,让崇明农业驶入高端化、精品化的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为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持续释放新活力,由崇明区委、区政府主办的“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高标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会即将举行。大会将邀请“三农”领域专家、龙头企业代表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共聚一堂,为高标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贡献真知灼见。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将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循环发展、种业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长三角农业硅谷专项政策和一系列科创成果和科创课题将在大会上发布。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崇明锚定“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目标,统筹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已形成了“一核一带两区”的总体布局。本次大会将致力于推动提升长三角农业硅谷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地链接科技与农业,带动更多农业“产业链”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走过中国大江南北,五年前,石附健一将扎根田间数十载的有机种植经验和技术带到了上海崇明。
深圳进出口对全国外贸形势具有风向标意义。
ESG评价标准与产业升级的结合,既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行业自发性变革的体现。
深圳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当家,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科创板已经站在新的起点,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科创板定能向“新”发力,提“质”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