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指出了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客观困难和挑战,强调了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时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聚焦“双债”协同发力。
一是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今年1~6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达到1.49万亿元,就完成进度来看,占全年计划3.9万亿元规模不到四成,比去年同期少完成二成左右。下半年如能继续保持较快发行节奏,也就是单月发行规模平均不低于4000亿元,全年仍有较大概率完成剩余的新增地方专项债的发行目标。但从以往年份来看,三季度发行规模通常会明显高于四季度,特别是12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预计三季度单月发行规模很可能不低于4500亿元,8月甚至有望超过6000亿元。从2020、2023年看,均出现过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破6000亿元的情况。下半年地方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将有助于推动内需回升,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根据计划,上半年完成前6批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后,下半年7~11月财政部还将按月推进,完成剩余16批次债券的发行,其中,8月、10月将各完成4批次发行,单月发行规模或达1800亿元左右。除了支持国家“两重”建设外,三季度国家还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在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就具体措施来看,我们预测,一是继续用好总量和价格工具。为支持银行体系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下半年存在再度降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三季度末可能转向降息,我国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还将进一步打开。
二是针对性地落实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原则,在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的同时,对部分到期专项再贷款工具可能追加新额度,鉴于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将于今年底全部到期,不排除下半年对于相关专项再贷款工具进一步追加新的额度,以利于配合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文章。同时,推动新设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落地生效,加快推动专项资金与项目对接。
三是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应用。通过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正/逆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央行票据交易等长中短期工具的灵活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促进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和服务消费
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
中低收入群体规模巨大,对消费增长有潜在推动和促进作用。据统计,当前我国约有9亿中低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的64.3%。若十年内,中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能提升1万元,那么按照当前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68%的比重来计算,则将至少带来6.1万亿元的消费增量,有利于进一步有效扩大内需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与此同时,发展服务消费应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以生存型为代表的实物型消费已难以满足一般居民的消费需求,以享受型、舒适型和健康型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在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持续走高。在新发展格局下,服务消费的提质扩容对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尽管服务业发展带动服务消费取得了长足进步,服务消费占整个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2023年,服务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比重为45.2%),但与主要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平均占整个消费比重六成相比,仍有约15个百分点的差距,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服务消费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服务消费:多措并举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服务消费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扩大服务消费需求增长的基数和增量;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幅提升农民服务消费能力;改革相关税制,提升中高净值群体的消费意愿;强化服务消费保障,优化服务消费环境,改善服务消费体验;放宽服务业准入门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培育服务消费新热点;加大公共服务领域减税降费力度和范围以及加快服务消费系统性制度构建规划的进程,出台服务消费官方统计数据。
持续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会议提出“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房地产下行持续拖累宏观经济。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对名义GDP的贡献率下降39%,拖累名义GDP增速1.5个百分点,自2022年二季度末以来连续九个季度对经济增速形成拖累。其中,房地产投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拖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7个百分点。
下半年政策工具箱内仍有不少举措可用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会议提出“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预计下一个阶段,住房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发力,部分大城市可能会取消限制性购房政策(包括取消限购、限售等),各地住房“以旧换新”活动有望加快脚步,促进存量住房加快去化节奏,平衡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预计年内房地产销售跌幅有望边际收窄,房企偿债压力减轻,一线及部分重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可能边际回暖,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会加快项目建设落地,房地产投资趋势上可能先抑后扬。
(作者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央行: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
伴随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8月经济增长动能有上行趋势。
下阶段价格水平仍将保持基本平稳;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总体改革思路是明晰的,未来整个改革步伐也会稳步有序推进。
预计央行会综合运用降准、7天逆回购、MLF操作以及临时逆回购等工具,助力资金面维持稳健宽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