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政治局会议再提“降准降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 | 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周报

第一财经 2025-05-01 14:01:00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研究院    责编:马绍之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摘要

在2025年4月21日至25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79,与前一周相比,指数保持平稳。年内,指数下降了0.19。从指数的分项来看,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主要货币利率持续下降,7天回购利率位于政策利率附近。从债券指标来看,避险资金开始流出债市,长端国债与信用债收益率回升。从股市指标来看,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在17-18区间震荡,杠杆水平较3月底明显下降。

从年内来看,今年央行投放逆回购和MLF的存量平均金额较2024年明显减少。2024年,央行投放的逆回购和MLF存量平均金额为7.93万亿元,而今年截至4月25日,逆回购和MLF的存量平均金额仅为5.71万亿元。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针对货币政策,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自去年9月以来,政治局会议再提“降准降息”,并且在总量政策放松的基础上,政治局会议还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我们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将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于消费、外贸、科创等领域有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

4月2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邹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表态。他指出:“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来看,4月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指数和美元指数同步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4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下行,由104.23回落至100以下,月内跌幅一度达到5%以上,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9下降至96.29,降幅约为2.7%。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中间价维持在7.2左右,即期汇率维持在7.3左右。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2025年4月21日至25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79,与前一周相比,指数保持平稳。年内,指数下降了0.19。

从指数的分项来看,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主要货币利率持续下降,7天回购利率位于政策利率附近。从债券指标来看,避险资金开始流出债市,长端国债与信用债收益率回升。从股市指标来看,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在17-18区间震荡,杠杆水平较3月底明显下降。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前一周进一步放松,主要体现在主要货币利率持续下行。从成交量来看,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6.34万亿元,基本与前一周持平。

从资金价格来看,主要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今年一季度市场流动性偏紧的问题自4月以来逐渐改善,R007与DR007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靠近,带动市场资金面放松。在隔夜回购利率中,上周R001与DR001利率的均值分别为1.67%和1.65%,均较前一周下降2BP。从7天回购利率来看,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1.72%和1.68%,分别较前一周下降1.22BP和1.79BP。

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较前一周略有上升,但仍然较3月下旬明显下降。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R007与DR007之间的平均差值仅为3.2BP。通常而言,当R007与DR007差值在10BP以下时,我们认为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

2.央行货币政策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由于临近月末,央行扩大了短期流动性投放。上周央行共通过7天逆回购投放资金8820亿元,共有808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净投放资金740亿元。此外,4月25日,央行续作1年期MLF,金额达到6000亿元,大幅超过当月1000亿元的MLF到期金额。

从年内来看,今年央行投放逆回购和MLF的存量平均金额较2024年明显减少。2024年,央行投放的逆回购和MLF存量平均金额为7.93万亿元,而今年截至4月25日,逆回购和MLF的存量平均金额仅为5.71万亿元。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针对货币政策,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自去年9月以来,政治局会议再提“降准降息”,并且在总量政策放松的基础上,还提出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我们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将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于消费、外贸、科创等领域有更为精准的政策支持。

4月2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邹澜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表态。他指出:“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来看,4月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指数和美元指数同步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4月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下行,由104.23回落至100以下,月内跌幅一度达到5%以上,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9下降至96.29,降幅约为2.7%。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中间价维持在7.2左右,即期汇率维持在7.3左右。

三、债券市场

1.债券市场发行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债券市场发行额和净融资额较前一周下降。其中,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2.13万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028.42亿元;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132.18亿元,较前一周下降9509.94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上周政府部门债券发行放缓是导致债券市场融资减少的主要因素。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周国债净偿还4128.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920.67亿元,整个政府部门债券净偿还3105.32亿元。从金融部门来看,上周政策银行债净融资2241亿元,商业银行次级债净融资342亿元,整个金融部门净融资2386.1亿元。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上周企业债、定向工具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净偿还142.83亿元、211.5亿元和246.95亿元,公司债、中票和短融分别净融资447.71亿元、603.31亿元和401.65亿元,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净融资851.39亿元。

从增速来看,今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截至4月25日,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20.7%,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6.6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5.3%,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5.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5.3%,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2.6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较前一周普遍上升。从短端来看,上周1月期、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0.85BP、5.09BP、8.93BP和2.8BP。从中长端来看,4月下旬美国与全球的贸易摩擦并未有进一步的升级,美国也开始与各国进行贸易谈判,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在短期内开始回升,此前由于关税原因涌入债券市场的避险资金开始流出,我国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同样有所回升,上周2年期、5年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4.31BP、3.29BP、0.84BP和5.21BP。

从国债利差来看,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国债期限利差延续了此前的收窄趋势,10年期与1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下降了1.96BP至21.73BP。从年内来看,当前国债期限利差较去年底明显下降,年内降幅为38.45BP。

2)信用债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均上升。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了2.95BP、3.04BP和1.82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了3.9BP、5.88BP和2.49BP。

自去年10月至今,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上周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下降了0.21BP、0.11BP和1.34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和公司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了0.74BP和2.72BP,5年期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下降了0.67BP。

四、股票市场

1.一级市场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A股融资总额为95.17亿元,较前一周下降37.6亿元。年内,A股累计融资1965.42亿元,高于2024年同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IPO融资额年内累计为282.4亿元,占总融资的比重为14.34%。

2.二级市场

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上证综指上涨0.6%,中小板指上涨2.1%,创业板指上涨1.7%。年内,上证综指累计下跌1.7%,中小板指累计下跌2.3%,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9.1%。

上周,A股成交量和市盈率同步回升。在4月21日至25日当周,A股日均成交量为1.12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3.8%;市盈率为17.38,较前一周上升1.2%。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