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在过去的10年内,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概是27-29%左右。(这一数字)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会更高,比如说疫情时达到3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娜 (Margit Molnar) 周五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经合组织官员: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发动力
2024年8月底,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未来”为主题的“明德战略对话”交流活动邀请了10位欧美智库代表来华,与中国政府、企业、战略学术界代表深度对话。莫尔娜是受邀专家之一。
谈及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时,莫尔娜表示,中国入世以来提供了很多机遇。“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可能是对世界来说最大的机会,即把一些中间产品运到中国并进行加工组合,然后出口到第三个国家。”她补充道,“但这段时期已经过去了。”
莫尔娜解释称,中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已经能自己生产这些中间产品了。OECD的贸易增加值指标显示出两个趋势:一方面,中国使用外国的中间产品的程度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中国生产投入品出口其他国家的趋势在上升。
她表示,创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升级让中国能生产更多高端产品,减少了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并且还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作为生产投入品。她预计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发动力,影响是非常大的,”莫尔娜说。
全球贸易的新挑战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莫尔娜表示,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已经出现脱离。虽然世界经济增长在慢慢回升,但世界贸易增长率年年下降。
上半年发布的《2024年OECD经济展望》表示,在2022年实现5.3%的强劲增长后,2023年世界贸易额年增速大幅放缓至1%。
莫尔娜表示, 一些限制贸易的行为可能是原因之一。
“要降低对贸易的限制,无论是关税还是非关税的壁垒。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明白,国际贸易是对谁都有利的,”她说。
在上述报告中,OECD预测今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将增长2.3%,2025年将增长3.3%。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贸易开放度(Global Trade Openess),即所有经济体进出口总额与全球GDP的比重,将比2023年第四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而全球贸易增长与全球GDP增长之比将接近2019年前水平。
此类言论纯属“贩卖焦虑”。希望美方停止泛化安全概念,停止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停止抹黑干扰中国对外正常经贸合作。
全球化的下一程,显然不再是一场单纯比拼效率与成本的“竞速游戏”,而更像是一场复杂而缓慢的“信任重构”进程。
全球关税战未见终局,但贸易格局已不可逆转地走向“碎片化”。未来的赢家未必是关税壁垒最高者,而是能在安全与效率、保护与开放间找到平衡的经济体。对中国而言,突破围堵的关键在于:以市场换空间,以技术换时间,以开放换规则。
由于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预计下半年股票波动性仍将存在。但同时,预计全球股市在下半年仍将表现良好。
巴克莱的亚洲外汇和新兴市场宏观战略主管卡特查称,虽然去美元化并非新现象,但最近的相关叙事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