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白洋淀,保定市白洋淀上游山水工程与“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雄安新区山水工程有效衔接,接力重建“华北明珠”的“绿色屏障”;
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工程将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发挥湟水流域生态最大潜力,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
在山西吕梁,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融合黄河“几字弯”治理攻坚战,科学开展植树造林和草地修复,稳步推进沙化土地治理。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十三五”以来,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在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被业内人士称为“山水工程”,其任务就是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统筹部署、多措并举,集成整合相关资金和政策,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山水工程’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说。
府河是白洋淀入淀河流中常年有水的三条主要河流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气候的变化,府河水量逐渐减少,输入白洋淀的水流多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尾水。
雄安新区设立后,尽管河北省和相关市县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对白洋淀上游流域进行治理,但经府河流向白洋淀的水质仍难达标。改善白洋淀水质,关键是把住白洋淀水质的“入口关”。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明确,在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基础上,在河流入淀口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构建生态屏障。总投资6.17亿元的雄安新区山水工程-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应运而生。
白洋淀景观。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水质净化工程、引退水工程、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湿地配套工程及物联网工程等。水质净化工程占地3.8平方公里,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功能性人工湿地。工程采用近自然生态治污模式,特别是1.31平方公里的水生植物塘,栽植了30多种适宜性水生植物,形成近自然水生生物群落,进一步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标后回流主河道。
如今,在河流入淀口建立的人工湿地,构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就像在河口加装了“滤芯”,入淀水质净化程度明显提升。
多年来,受自然补水量不断减少、水生植物生长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内蒙古乌梁素海水面面积出现萎缩,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生态功能退化。乌梁素海的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第一财经也做了多次报道。
总投资50.86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分为“七个子工程”,包括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土保持与植被修复工程、河湖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治理工程、乌梁素海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生态环境物联网建设与管理支撑工程等,开展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该工程对芦苇等水生植物造成的内源污染,开展资源化利用,引入社会资本,生产家居制品重要基础材料——环保无醛芦苇刨花板。项目达标投产后,每年可消耗乌梁素海芦苇8万多吨,周边500公里内的芦苇可全部消耗掉,年产15万立方刨花板。目前,乌梁素海湖区整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局部区域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的四个转变。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秦岭北麓山前中部区域作为城市建成区与秦岭北麓之间的生态缓冲带,受农业生产生活等人为影响,水源涵养功能薄弱、水土保持能力局部发生退化,以林地和湿地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动植物生境不断遭受破坏,导致山前动植物多样性功能受损。
2022年7月,陕西省投资50.42亿元,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提升等6类工程35个子项目。工程采用“明渠+暗管”相结合的方式,构筑生态沟渠,连通湿地水域。生态修复降低了森林火险和洪水等灾害隐患,初步估算,山洪灾害产生的破坏程度将降低30%以上,挽回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270万元/年。
秦岭国家植物园景观。摄影/章轲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水工程”的实施还带动了“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区王莽街道的万亩桃园、古稻田等文化旅游兴起,仅“桃花节”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增加约20%。
项目实施前,因为耕地土质差(沙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低等,保水能力较差,项目区耕地小麦亩产量仅有300斤/年,玉米亩产400斤/年左右。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在2024年5-6月抽样调查显示,项目区耕地亩产已达900斤左右,预计玉米亩产可达1100斤,项目范围内合计增加产值约2880.36万元。
此外,项目实施以来,承建单位聘用当地群众112人实施工程,人均月平均工资6000元,群众直接受益537.6万元;项目实施后,承建单位仍聘用部分当地群众作为项目养护人员,开展苗木浇水看护、林地锄草、耕地配肥等。
自然资源部介绍,目前,秦岭北麓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88万公顷,修复河道542公里。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近3年平均植被固碳量达620万吨,水源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秦岭陕西段超过99%的区域,被评为生态状况“优”“优良”等级。
向多元化投入转变
生态修复工程通常资金投入大、项目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社会资本的投入和参与性不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各地面临的一道坎。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从中央政府层面,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对于“山水工程”的实施发挥了关键作用。《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规定,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采取项目法分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总投资10亿元-20亿元(不含20亿元)的项目奖补5亿元;工程总投资20亿元-50亿元(不含50亿元)的项目奖补10亿元;工程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奖补20亿元。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竞争性评审公开择优确定支持项目,目前已完成“十四五”期间全部项目选拔。
钱江源山水工程位于“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的南方丘陵山地带。该区域既是水环境污染、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地区,也是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风景名胜资源保护重要的地区,境内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51%以上,生态环境十分敏感,生态地位极为重要。
前些年,该区域农村内因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和垃圾管理措施导致污水泛滥,河道因挖砂船活动频繁而遭受破坏,因过度砍伐,山体植被受损。当地创新资金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钱江源山水工程子项目浙江省开化县下淤村村域级系统生态修复项目共投资9589万元,均为地方财政资金及其他资金,其中社会资本3523万元。
福建闽江流域景观。摄影/章轲
闽江流域是我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对台湾海峡近海生态环境影响大。前些年,当地存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农业生态功能退化,河道支流部分区段水质差、堰塘水质富营养化等问题。
福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0.91亿元(含中央资金20亿元)。在实施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项目时,当地引入社会资本对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资源进行赎买,对赎买后的生态公益林进行改造提升,成功破解了林权所有者和生态建设的利益冲突,实现了“生态得保护,林农得利益”的双赢目标。
北京、江西等地客商在常口村发展脐橙种植等现代农业,建设了600余亩视频可追溯现代脐橙园。当地以常口村脐橙种植基地为改革试点,将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土地经营权量化为“地票(耕地)”,村民每亩耕地保底年收入有600元。
县政府与省旅游集团签订森林康养休闲旅游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在项目区域内合作建设总投资6亿元,打造“大武夷”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产品,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村民以闲置住宅换取“房票”,地面建筑物与构筑物由村镇股份合作经济联社或引进投资方统一综合利用,开展文旅康养民宿等经营,农户以“房票”入股,获得租金和分红收益。以村民孙桂英为例,其老房子改造为擂茶体验馆,入股常口村文旅项目后,其票面价值为17.2万元,入股20年,相当于一个月有700多元收入。
2021年,我国又启动实施为期15年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全球大约40%的采矿活动是在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开展的,由此造成水源、土壤、大气污染,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带来累积性、不可逆的损害。
截至目前,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完成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登簿,这相当于给国家公园上了“户口”。
2023年,全国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4个千亿方级气田,钨、钼、锑、晶质石墨、磷矿等矿产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锂、钴、镍等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
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去年,南方省份净增加739万亩,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