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假期的大幕已经拉开。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多地除文化和旅游部门外,林草、市场、应急、交通、公安等部门也已下场,以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包括河北坝上森林草原生态旅游线路、辽宁魅力辽东·山海有情生态旅游线路、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浙江“两山”共富生态旅游线路、安徽皖南人文山水生态旅游线路、福建红土绿韵生态旅游线路、湖南世界奇观生态旅游线路;
以及广东绿游广府—探秘森林城市群里的世外桃源生态旅游线路、四川大熊猫寻踪生态旅游线路、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生态旅游线路、西藏国道318生态旅游线路、陕西中华祖脉·大美秦岭生态旅游线路、新疆阿勒泰千里画廊生态旅游线路、大兴安岭神州·北极遇见53°生态旅游线路等。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4条线路不包括相关自然保护地的核心区、缓冲区等禁止人类活动区域。这些特色生态旅游线路,有的集休闲观光、康养运动、科普宣教于一体,有的以森林旅游、山水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世界遗产浏览为主要特色,有的展示了现代都市圈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协同发展的成果,也有的展现高山冰川、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温泉湿地、沙漠戈壁等自然风光。
林草专家表示,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近年来,游客越来越偏爱选择灵活、个性化的出游方式,在慢节奏旅行、沉浸式体验中放松休闲。与山水型、度假型、休闲型、文化型、运动型、研学型等不同,生态旅游更养眼、养身、养心、养肺,有助于普及健康生活。
原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司长刘拓以森林康养为例介绍,德国是世界上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最早的国家,公民到森林公园花费的开支都可被列入公费医疗的范围。推行森林康养后,其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了30%;美国人均收入的八分之一用于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达到20亿人次;日本发起“入森林、浴精气、锻炼身心”的森林浴运动,建立了严格的森林疗养基地认证制度和森林疗养师资格考试制度,还专门成立了森林医学研究会;韩国每年也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参与森林康养活动。
每一个森林公园都是一座大型的绿色工厂,养眼、养身、养心、养肺。图为游客在一处森林公园里游玩。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多地此前也已发布了一批生态旅游精品路线。今年7月,广西举办森林康养产业招商引资暨招客引流推介会,发布了广西夏冬两季森林康养旅游精品路线。
广西有关方面介绍,截至2023年底,广西涉林景区占全区旅游景区总数量的30%以上,拥有森林康养基地42个,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综合收入超过2000亿元,分别占全区旅游总收入和林业产业总产值的22.7%、21.8%;年接待游客超过1.85亿人次,占全区总数的21.7%。
安徽省近年来也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象突出、产品多元、服务一流、资源保存完整的生态旅游景点。“皖南川藏线”全长约120公里,被誉为宣城市全域旅游的“珍珠项链”,串起了中国鳄鱼湖、板桥自然保护区、落羽杉湿地公园、恩龙森林康养基地等众多生态旅游景点,是国内自驾游胜地。
近年来,广东探索“湿地公园+”试点模式,打造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品牌。目前,广东全省打造了36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0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连接了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湿地公园景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推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线路。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生态发展蓝皮书: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称,各地应避免生态旅游的类型、服务内容和文创产品的同质化,在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上,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产业要素规划体系与生态容量评价相结合,科学划分生态旅游区域的生态容量范围。
对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一些地方和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持欢迎态度。另一些地方特别是自然保护地管理单位则忧虑重重。
纳入国家储备林项目库管理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按规定申请享受贷款贴息、森林保险等政策。
全国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情况对外公布后,被撤并的自然保护地相关负责人持不同的态度。
同期公示的还有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清单、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出矿业权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