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两会前瞻——政策“等待期”,有何新信号?

2025-02-13 13:12:14 听新闻

作者:赵伟    责编:张健

地方“两会”普遍下调GDP和CPI增速目标,并将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首要经济工作任务。

(本文作者赵伟,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

地方“两会”的三点变化?地方GDP、CPI增速目标下调,扩内需、提振消费为首

春节假期前,2025年地方两会基本召开完毕。31省市披露2025年GDP目标增速,加权平均值为5.3%,较2024年可比口径下降超0.1个百分点。其中,西藏目标设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及以上;海南提出GDP要增长6%及以上;北京、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区将2025年GDP目标增速均设定为5%左右。

地方CPI同比目标普遍下调。除了山东设定为“保持合理水平”、西藏设定为“<3.0%”,其他各省市都将CPI目标普遍下调为2%左右。与之对应,18省市披露2025年社零目标增速,平均为5.7%、低于2024年可比口径6.8%;河北、广东、重庆等10个省市区社零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吉林、宁夏、江苏社零增速目标持平。

多地将扩内需、提振消费作为首要经济工作任务。多地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加力扩围做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积极拓展多元消费场景等;提高投资效益为多地第二大经济工作任务。吉林等地亦披露化债转型思路,提出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等。

央、地“新春第一会”的指引?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地方重视经济“开门红”

节后,央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部署全年经济工作安排;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国务院“锚定发展目标”。中央“新春第一会”以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为主题;国务院“新春第一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提出“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

部委会议部署长短期兼有,强调政策积极有为、提振消费、社保体系完善等。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对宏观政策表述更为积极,对“两重”、“两新”重视度明显提升。全国财政会议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对全年经济支持,亦为“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十五五”开局提供保障。民政部更加强调“深化改革”,尤其是养老,困难人群保障等领域。

春节后、截至2月7日,全国25个地区召开“新春第一会”,近半数地区提及经济“开门红”。北京、安徽、浙江等11个地区“新春第一会”重点提及经济“开门红”;上海、辽宁、河北等重点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山东、河南“新春第一会”以制度改革为主;江苏、安徽、贵州、广西“新春第一会”则聚焦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

全国“两会”或有何期待?预算内外积极财政或可期待,货币政策降准降息或相机抉择

2025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持平,CPI增速目标或下调。2025年北京、上海、广东经济增长目标均为5%左右,为全国GDP增速目标设定提供参考。CPI目标方面,过往CPI目标设定在3%左右,主要为控制CPI的涨幅;而2025年地方CPI增速目标普遍调整,指向全国CPI目标或也设定为2%左右,更贴合我国当前经济节奏与逻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或延续将财政、货币政策“更加积极”、“适度宽松”基调。2025年初财政部披露“2025年财政政策的方向是清晰明确的,是非常积极的“。后续财政力度加码,除了使用结转结余、结存限额和政府“加杠杆”调增债务限额、提高赤字率等,或还需重点关注增加PSL、政策性金融债等支持“准财政”发力,抑或国央企扩表等方式。

节前连续两场会议传递稳汇率信号,货币政策降准降息或相机抉择。1月4日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明确“加力维护外汇市场基本稳定”;1月13日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强调“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对汇率提高重视下,2025年央行工作会议再提“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预计后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将是货币政策加码宽松的前提。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