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A股共有58家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0家预增,8家扭亏,2家略增,预喜率达34.5%。多家业绩预喜公司表示,受益于AI技术发展,消费电子终端市场复苏态势明显。同时,新能源市场向好也对公司业绩有所助力。机构分析认为,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控制优势,以及国内多元化应用场景下商业化闭环的实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从主题投资进入盈利兑现阶段。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装机规模预测,由215GW至255GW上调至270GW至300GW。
国产人形机器人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浪潮下正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景,成为资本竞逐的热门赛道。
芳烃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原料风险管理工具
去年下半年起,爱旭股份先后与高景太阳能、创维光伏等BC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BC生态圈。
“当前我国铜产业链呈现'原料进口紧缺、冶炼内卷严重、加工生存困难'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