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解读:
低空经济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提出后,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积极响应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上升为新兴战略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强调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2023年5月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初步解决了低空飞行规则问题,各地投资热情高涨。然而,部分企业在缺乏相应资质和监管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市场,引发了低价竞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部分监管空白甚至导致了“黑飞”现象的出现,严重威胁低空安全。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可见,低空经济的发展亟待摆脱当前“一拥而上”的乱象,以高水平法治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是关键。
低空经济,作为跨学科领域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待探讨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空域的开放、适航审定以及场景应用的拓展,都直接受到安全因素的制约。因此,调整监管思路,从单纯强调安全转向发展与安全并重,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改变监管模式,实现分类分级、因地制宜的监管,并依靠技术、伦理、政策、法律等多重手段来构建完善的法律规则体系,确保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
低空经济的革命性发展,不仅为数字经济与新型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使传统航空法律体系面临结构性挑战。自然垄断产业的处理、新型法制框架的构建、空域权属制度的矛盾、责任认定机制的危机、数据治理体系的缺陷以及技术规制体系的落差等问题,都亟待进行系统性改革,以适应低空经济三维空间生产关系的新需求。为此,应着力改革和完善低空空域权属制度、健全数据治理框架、创新责任认定规则,系统性推进相关改革,以适应低空经济三维空间生产关系的新需求。
对此,建议首先要调整监管思路,从单纯强调安全转向发展与安全并重;其次要改变监管模式,由强监管转向弱监管;并且进行分类分级监管,由一体化监管转向精细化监管;此外还要因地制宜监管,从传统依赖管理的监管手段转向依靠技术、伦理、政策、法律协同保障低空经济安全。
进一步讲,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空域管理条例,以全面规范低空空域的使用和管理,解决当前低空经济领域存在的空域划分不明确、使用权责不清晰等问题,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基础。这一建议结合了低空经济涉及多方利益、需要统一管理的特点,通过顶层设计来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平衡。
其次,国家民航局应结合低空飞行器种类繁多、操作复杂等特点,确定适航审定标准和程序,确保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低空飞行器适航审定无标准可依的问题。这一建议旨在通过专业机构的专业标准,提升低空飞行器的整体安全水平。同时,应通过构建多层次法律体系,包括国家规章、地方性法规和产业政策等,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法规体系,促进低空经济的规范发展。这一建议考虑到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法规,同时辅以产业政策引导,形成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鉴于通用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涵盖范围广、产业推动能力强,但监管能力弱、事故影响大,且发展成熟尚需时日,因此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把握安全首位的原则,明确各方职责分配,确保监管到位;同时,空域管理要在保障军方和大飞机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分配低空空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一系列建议综合考虑了低空经济的特殊性、安全性和发展性,旨在通过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推动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空经济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方面,应保持谨慎和稳定。立法者需要关注立法与业态的矛盾,以及企业与监管的困境。短期内,企业应在合规框架内探索创新边界,同时探讨技术创新与法律监管的平衡问题。监管盒子内试错及动态立法等思路的提出,为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此外,低空经济的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立法者应努力实现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平衡,通过立法精细化等路径,逐步推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在低空经济行业秩序的规范上,标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敏捷治理工具。关注数据安全利用问题,对敏感数据、核心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在出台规范性文件意见上,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在发展中存在适配性问题,建议不必过于积极地推动相关规范性文件立法工作,可以通过协会及标准等多种形式有效引导低空经济发展。此外,在低空经济发展中要重视技术融合和协同机制。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法治保障上,一方面需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和产业树立合规意识也非常重要,要通过交流形成最佳实践以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更多神秘原型机将在2025深圳eVTOL展掀开面纱。
推动“天空之城”建设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嘉兴,这座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城市,正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探索一条“向天要空间”的产业升级之路。
作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空天技术等众多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共开通了20多条快递、外卖运输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