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V看两会,哪些表述让人眼前一亮 | 一财号思想Vlub(第8期)

第一财经 2025-03-07 16:48:02 听新闻

作者:大V有话说    责编:蔡嘉诚

本周一财大V聚焦解读两会热点建言与政府工作报告。热议集中在政策目标和资本市场前瞻方面。
具体来看,多位大V建议以中长期资金入市为抓手,夯实资本市场“稳定器”功能;赤字率上调至4%被视为预留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举措;大V比较关注“投资于人”理念,强化民生支出导向;部分观点呼吁以国债置换地方债,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消费与民生方面也是大V关注的重点,CPI目标下调至2%引发广泛讨论,有分析认为这体现了“低通胀繁荣”的发展方向。

 

>>点击看《V两会专题<<

 

深度前瞻202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的新表述令人眼前一亮

王军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

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的新表述令人眼前一亮。“投资于人“说到底就是政府的钱要花在老百姓身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体现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5% 左右的 GDP 增速目标符合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

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5% 左右的 GDP 增速目标符合市场对于稳增长的预期,体现了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政策取向。破局关键在于短期要继续延续 926 政治局会议以来的宏观政策,中长期统筹安全与发展,以科技自立、制度创新夯实增长韧性,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促进供需平衡。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何定为5%左右?

汪毅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25年的经济增速仍然定在了5%左右的政策目标,和2024年保持一致。

2024年经济增速的完成是来之不易的。在去年9月份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之后,四季度达到了5.4%的一个经济增长,确保全年的任务顺利完成。而在2025年我们面临了国内外,特别是海外的不确定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依然定了5%的经济增长目标,说明了我们国家目前进行的内部的各项改革和各种产业的升级,都依赖于一个基本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财政和货币政策

4%赤字率为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留有一定空间

管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今年赤字率拟按 4% 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 1 个百分点,这个 4% 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预算赤字率,为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留有一定的空间。

 

稳民生促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振消费,支持资本市场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资本市场投融资平衡与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提出延长机构投资者考核期限至3-5年、引入中长期资金(如新增保费30%投向权益市场),旨在优化市场结构、减少散户占比过高的波动性。同时,报告将提振消费与资本市场联动,通过3000亿国债撬动消费杠杆效应,并借助AI、人形机器人等“科技牛”行情形成财富效应,带动二级市场繁荣。新质生产力(如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是经济转型关键,需通过金融赋能解决民企融资难题,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孵化科创企业,形成“技术突破—商业应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下调CPI目标到2%更符合当前的经济现实

夏春 上善资本首席经济学家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设定消费物价指数(CPI)目标方面呈现出显著变化。以往,该目标通常被设定在3%左右,而今年则调整为2%,符合当前经济现实。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内需表现较为疲软,2023年和2024年均未能达到既定目标。然而,这一变化不应被完全视为负面消息。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可能正在寻求一种“低通胀繁荣”(disinflationary boom)的发展方向。

当前就业工作的核心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并重

潘静洲 天津大学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教授

当前就业工作的核心逻辑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与结构优化并重。我国就业政策需在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是完善灵活就业立法框架;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供给侧改革;三是深化就业优先政策与宏观政策的协同。

扩大高中教育供给,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胡乐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有利于显著减轻家庭的学前教育经济压力,从而有利于促进生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 让家长看到孩子未来有较好的 “高中 — 大学” 出路,故而亦能够促进生育。

 

行业前瞻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李湛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

中长期资金的入市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资金结构,减少市场的短期波动,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这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与改革引擎

薛洪言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中长期资金通过战略配售、定向增发等方式参与企业融资,引入中长期资金也是平衡融资结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关键路径。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既是稳定短期市场的关键举措,更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战略选择。通过引导资金长期化、机构化,我国资本市场将加速从 “融资市场” 向 “投资市场” 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