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25年3月3日至7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64,较前一周下降0.51。在经历了春节假期后持续的资金面偏紧情况后,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放松,带动指数下行。从货币市场来看,上周7天回购利率的下降幅度显著,7天回购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差值收窄。从债券市场来看,信用债收益率与信用利差同步走高。从股市来看,上周A股主要股指回升。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和证监会主席吴清均出席,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对于货币政策相关的内容,我们总结如下:
1)央行行长潘功胜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2)运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其中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融等领域。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3)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扩大到8000亿至10000亿,更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多项关键经济目标:2025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CPI增速2%左右;财政赤字率4%,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M2、社融增速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提高。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2025年3月3日至7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64,较前一周下降0.51。年内,指数上升0.15。
在经历了春节假期后持续的资金面偏紧情况后,上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明显放松,带动指数下行。从货币市场来看,上周7天回购利率的下降幅度显著,7天回购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差值收窄。从债券市场来看,信用债收益率与信用利差同步走高。从股市来看,上周A股主要股指回升。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较前一周明显放松。从成交量来看,上周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5.72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7231.73亿元。
从资金价格来看,上周主要货币市场利率的降幅明显。在隔夜回购利率中,上周R001与DR001利率均值分别为1.78%和1.77%,分别较前一周下降21.48BP和10.25BP。在7天回购利率中,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1.83%和1.8%,分别较前一周下降48.81BP和39.42BP。今年春节假期过后,R007与DR007利率始终处于政策利率上方,上周两者逐渐向政策利率水平靠近。
非银与银行之间的流动性差异显著缩小。在3月3日至7日当周,R007与DR007之间的差值平均水平为2.71BP,而在春节假期前,两者之间的差值一度达到100BP以上。当两者差值在10BP以下时,我们认为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
2.央行货币政策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共有1.66万亿元的逆回购到期。为了对冲巨量逆回购到期,央行始终保持较为大量的短期流动性投放,3月5日至7日之间,央行每日7天逆回购投放规模分别为3532亿元、1045亿元和1850亿元,周内央行逆回购投放总额为7779亿元,净回笼资金8813亿元。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和证监会主席吴清均出席,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对于货币政策相关的内容,我们的总结如下:
1)央行行长潘功胜指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2)运用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其中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融等领域。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3)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同时,将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 进一步扩大再贷款规模,从目前的5000亿扩大到8000亿至10000亿,更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债券市场
1.债券市场发行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债券市场的发行额较前一周下降,净融资额较前一周上升。其中,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1.56万亿元,较前一周下降5964.19亿元;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4273.26亿元,较前一周上升5417.2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上周债券市场净融资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周国债净偿还1465.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2804.89亿元,整个政府部门债券净融资1456.88亿元。从金融部门来看,上周同业存单净融资665.4亿元,政策银行债净融资786.9亿元,整个金融部门债券净融资2936亿元。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上周企业债、中票和短融分别净偿还123.73亿元、130.12亿元和23.28亿元,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净融资18.78亿元和145.27亿元,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净偿还119.61亿元。
从年内来看,政府部门的债券融资较往年大幅增加。其中,年内国债累计净融资为6950.1亿元,地方政府债年内净融资1.78万亿元,政府部门整体累计债券净融资2.47万亿元,占整个债券市场净融资的比重约为60%。
从增速来看,今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截至3月7日,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8.6%,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2.6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4.6%,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4.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5.6%,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3.5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从短端来看,自春节假期之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偏紧,带动1年期以下国债收益率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上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边际放松,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1BP、0.31BP和0.34BP。从中长端来看,两会在北京召开,2025政府工作报告公布多项关键经济数据目标,其中今年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CPI增速下调至2%,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上升至1.3万亿元,明确提出“适度降准降息”等,市场预期年内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降,其中2年期、5年期、10年期以及2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1.76BP、3.74BP、0.61BP和2.22BP。
从国债利差来看,在3月3日至7日当周,国债期限利差基本保持稳定,但从年内来看,国债期限利差已较去年大幅下降。上周,10年期与1年期国债之间的差值较前一周下降0.27BP至26.33BP。从年内来看,国债期限利差已较年初下降34.54BP。
2)信用债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均上升。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2.88BP、2.87BP和2.4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5.78BP、3.8BP和1.88BP。
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同步上升。上周,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6.62BP、6.61BP和6.15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9.52BP、7.55BP和5.62BP。
四、股票市场
1.一级市场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A股融资总额为96.16亿元,较前一周上升56.84亿元。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
2.二级市场
在3月3日至7日当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上证综指上涨1.6%,中小板指上涨2%,创业板指上涨1.6%。年内,上证综指累计上涨0.6%,中小板指累计上涨5.5%,创业板指数累计上涨3%。
上周,成交量与市盈率均回落。上周A股日均成交量为1.66万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5.4%。A股市盈率为18.75,较前一周下降0.8%。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第一财经研究院作为企业智库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并进行了主题分享。
上周货币指标边际放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