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新闻】
根据世界银行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中国企业调查报告,上海有22项营商环境测评点达到了全球最优水平。这是上海近年来开足马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也是新的起点。
在5月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今年2月5日,上海市连续第八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即8.0方案,聚焦提升企业感受,安排了58条任务举措。目前,上海各相关部门和各区陆续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方案,统一工作步调,形成矩阵式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取得初步成果。
与此同时,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力提速推进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的通知》,选取企业需求迫切、部门协同推进要求高的十个事项进行攻坚突破,加力推出增量举措,攻坚解决裉节问题,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重点协调、重点推进、重点督查、重点宣介,推动各项任务尽早落地,确保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对于为什么坚持做人形机器人,在10日举行的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创始人王兴兴发表主旨演讲时谈及了四个原因——首先,人形机器人是结构最简单的通用机器人;第二是能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第三是方便数据采集;第四是可以处理需要人处理的各种事。
当天也谈到了他的第一桶金。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记者采访时,他说,2015年还在上海念书时,他参加了一个科创比赛得到8万元奖金,“这是我自己和公司赚的第一桶金。非常感谢上海给我们的机会”。
“我们在线上每天的销量平均都能增长将近50%,有几天更是成倍增长。线下光明集团旗下第一食品的国货好产品专区,虽然楼面位置很高,但柜台还是被挤爆。5月7日一天的销售额就有2万元,并且连续好几天都要补货三次。”上海思乐得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斌告诉第一财经,以前公司也做过一部分的内销生意,但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火爆场面,有些消费者甚至一早就等在了门口。
这样的热度,和4月下旬以来外贸转内销的支持政策落地以及多方同时传播发力不无关联,也因为优质的外贸国货以其品质、设计、款式实打实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对外贸企业而言,原本竞争激烈、开拓成本较大的内销市场,如今迎来了加速试水、加码投入的契机。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市场,“多条腿”并行,不过多依赖任何单一市场或形式,多途径增强附加值和议价能力,是越来越多外贸企业坚定走的方向。
新房直降百万吸引成交、热点项目深夜不打烊、全国“单价地王”项目认购火爆......这个“五一”小长假,火热的不仅是出游,还有热点城市的新房。
假期来临时,尽管不少上海居民离沪出游,但市场依然热度不减、认筹火爆。其中,5月2日,位于徐汇滨江板块的全国单价地王楼盘“绿城潮鸣东方”认购结束,绿城此次一次性推出全部120套房源,产品全部是大平层,建面约285平方米至585平方米,备案均价19.5万元/平方米,每套房总价在4100万至1.5亿元之间。在其他热点新一线城市,房企也收获了不少楼盘热销战绩。比如“五一”期间,杭州市华丰板块的绿城溪听晓月开盘,此次共推出92套高层,中签率29%,最终线上去化率达96%。
反观二手房市场,传统三四月“小阳春”旺季过后,市场出现一定惯性休整,但整体依然在企稳过程中。机构报告显示,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场维持一定活跃度,在挂牌量较高情况下,“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
【数据更新】
“五一”假期,江苏接待游客突破3533万人次,同比增长超15%
【“40+1”新政策、新动态】
(点击标题可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