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25年5月6日至9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79,较前一周下降了0.24。从年内看,指数下降了0.21。从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上周流动性宽松是带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货币市场主要利率跟随政策利率下降。从债券指标来看,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带动信用利差收窄。从股市指标来看,市场情绪回暖,成交量和市盈率同步回升。
5月9日,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报告中,有两个专栏的内容值得关注。第一是专栏2《持续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在该专栏中央行列举了下阶段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动态,其中包括:
(1)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探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2)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消费金融服务,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高质量供给。
(3)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4)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研究适度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推动消费领域可证券化资产范围适度扩容,增加信贷资金供给支持。
(5)构建高效、便捷的支付生态。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专栏6《实体经济供求关系及物价变动》。在专栏中,央行指出,从需求端看,我国有效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面临一些约束;从供给端看,我国部分行业领域存在过度竞争,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规模情结较为明显,部分企业面对稀缺的市场资源,主要依赖于拼规模、抢份额,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市场细分等多元化市场竞争策略还有待拓展运用。针对下一阶段的价格调控思路,央行指出,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北京时间5月12日下午三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当日全球股市反应积极,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98%,巴黎CAC40指数上涨1.37%,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4.35%。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2025年5月6日至9日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1.79,较前一周下降了0.24。从年内看,指数下降了0.21。
从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上周流动性宽松是带动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从货币指标来看,货币市场主要利率跟随政策利率下降。从债券指标来看,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带动信用利差收窄。从股市指标来看,市场情绪回暖,成交量和市盈率同步回升。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前一周明显放松。从成交量来看,上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6.8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2.14万亿元。
从资金价格来看,在月末和假期因素褪去之后,5月初市场资金面整体稳定充裕,货币市场主要利率下行。在隔夜回购利率中,上周R001与DR001利率的均值分别为1.64%和1.60%,分别较前一周下降3.06BP和3.23BP。在7天回购利率中,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1.67%和1.64%,分别较前一周下降11.43BP和12.09BP。5月8日,央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由1.5%下降至1.4%,带动市场利率同步下降。
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依然保持在低位。在5月6日至9日当周,R007与DR007之间的平均差值仅为3.46BP。通常而言,当R007与DR007差值在10BP以下时,我们认为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不显著。
2.央行货币政策
5月6日至9日当周,在流动性整体稳定充裕的背景下,央行回笼部分多余流动性。上周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共投放资金8361亿元,共有1.6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净回笼资金7817亿元。
5月9日,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报告中,有两个专栏的内容值得关注。第一是专栏2《持续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在该专栏中,央行列举了下阶段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动态,其中包括:
(1)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探索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2)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指导金融机构加强消费金融服务,着重从供给侧发力,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重点服务消费领域的高质量供给。
(3)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4)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研究适度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推动消费领域可证券化资产范围适度扩容,增加信贷资金供给支持。
(5)构建高效、便捷的支付生态。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专栏6《实体经济供求关系及物价变动》。在专栏中,央行指出,从需求端看,我国有效需求持续恢复,但仍面临一些约束;从供给端看,我国部分行业领域存在过度竞争,在传统发展模式下规模情结较为明显,部分企业面对稀缺的市场资源,主要依赖于拼规模、抢份额,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市场细分等多元化市场竞争策略还有待拓展运用。针对下一阶段的价格调控思路,央行指出,要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三、债券市场
1.债券市场发行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债券市场发行额和净融资额均较前一周下降。其中,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7551.94亿元,较前一周下降6762亿元;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3720.22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14万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上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均实现债券净偿还。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周国债净偿还1754.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564.32亿元,整个政府部门债券净偿还1205.96亿元。从金融部门来看,同业存单净偿还1401.2亿元,政策银行债净偿还780亿元,整个金融部门净偿还2427.2亿元。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企业债和短融分别净偿还139.86亿元和61.33亿元,公司债、中票、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净融资70.35亿元、28.1亿元和13.43亿元,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净偿还87.06亿元。
从债券余额增速来看,今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截至5月9日,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20.7%,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6.3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5.6%,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5.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5.6%,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2.8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短端与长端国债收益率呈现分化走势。从短端来看,受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影响,1年期以下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其中1月期、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2.99BP、5.06BP、4.69BP和3.37BP。从中长端来看,上周2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2.47BP和1.12BP,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1.37BP和1.98BP。
从国债利差来看,在5月6日至9日当周,国债期限利差较前一周小幅回升,10年期与1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上升2.11BP至19.75BP。从年内来看,国债期限利差仍然呈现下降趋势,年内降幅达到37.52BP。
2)信用债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降。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收益率保持平稳,5年期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下降2.93BP和2.83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下降了2.57BP、3.65BP和2.57BP。
自去年10月至今,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上周,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上升1.32BP,5年期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下降了1.06BP和1.16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城投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下降了1.4BP、1.59BP和0.92BP。
四、股票市场
1.一级市场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A股融资总额为1.86亿元,较前一周下降21.89亿元。2025年,A股累计融资1991.03亿元,高于2024年同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融资主要集中于增发和可转债,IPO融资额年内累计为282.4亿元,占总融资的比重为14.18%。
2.二级市场
在5月6日至9日当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回升,其中上证综指上涨1.9%,中小板指上涨1.5%,创业板指上涨3.3%。年内,主要股指呈现V型走势,上证综指累计下跌0.3%,中小板指累计下跌1.4%,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6.1%。
上周,A股成交量和市盈率同步回升。在5月6日至9日当周,A股日均成交量为1.32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22.2%;市盈率为18.19,较前一周上升4.7%。
北京时间5月12日下午三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当日全球股市反应积极,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98%,巴黎CAC40指数上涨1.37%,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4.35%。
(本文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
文 | 刘昕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上周货币、债券、股市指标均指向紧张。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上周货币宽松是带动指数下行的主要因素。
第一财经研究院作为企业智库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并进行了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