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燃料电池与储能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敏芳表示,近一两年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技术在中国出现了跃进式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韩敏芳主导了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陕西氢能”)高温电解水制氢撬装系统总体设计,该系统今天通过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
韩敏芳介绍,相比碱性制氢、质子交换膜(PEM)制氢技术,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具有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点,是目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高效制氢技术。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推动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装备走向应用。
韩敏芳说,自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池技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不单是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信部自2024年开始陆续推出多项政策,支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项目。从全国来看,近年来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数量快速增加,相关新型企业数量也明显增加。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陕西氢能所在的榆林,氢能板块装备制造产业2024年已正式落地,多个氢能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按照榆林市氢能产业规划,将构建“灰氢提取+绿氢制备”供应体系,实施陕蒙输氢管廊,开展绿氢与现代煤化工深度结合,加快布局工业用氢和交通用氢应用场景,推进氢能产业制、储、输、加、用全链条发展。
5月20日,在陕西榆林举行的高温电解水制氢撬装系统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章轲
新闻发布会上,陕西氢能董事长黄晔介绍,陕西氢能2024年3月份落地第一个氢能装备项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团队支撑,9月份建成国内首条全自动化电堆生产线,填补了行业空白。超然动力每小时50标方电解水制氢撬装设备也已下线并开始批量生产。2026年将启动300亩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实现300MW全产业链集群。
专家表示,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还拥有先试先行的场景优势和突破发展的技术优势,发展氢能产业前景广阔。
近一两年来,多地加速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氢燃料电池等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央企国企主导了绿氢制取项目的开发,而在制氢装备方面,形成了民企与央企国企百花齐放的格局。
春秋电子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90.05%。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部分头部企业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
康明斯已在中国发展50年,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小米汽车2025年计划交付35万辆,距离规模化摊薄成本、盈亏平衡虽有差距,但逐渐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