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大额化”,北京互联网法院3年结案近七百件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52:32 听新闻

作者:安然然    责编:杨志

“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正呈现出这些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未成年人用网普及,未成年人大额充值打赏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关注。

虽然大部分网络平台已采取技术性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消费,但在实践中有些措施流于形式,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退款纠纷不断。

案件数量近七百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310万元,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这是近三年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的情况。在5月28日召开的“‘e’起护苗·守护成长”北京市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姜颖介绍了上述情况。

“此类案件呈现出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等趋势。”姜颖举例称,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为抽取其心仪的游戏盲盒皮肤,仅一晚就充值4万余元;另一起案件中,未成年人因轻信主播关于打赏可送礼物的宣传,一场直播就打赏了8万元。

在这些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裁判树规则,督促平台充分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定义务,累计为家庭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作为挂牌全国首个互联网少年法庭的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工作。以实际案例出发,该法院制定了《关于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教育的指引》并于今日向社会发布,对如何应对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问题也作出了提示,例如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做好非理性消费的预防;采取合法途径挽回家庭损失;警惕非理性消费反复发生。

结合《指引》,姜颖还强调了几点具有实操性的建议。第一是要强化账户安全管理。家长要妥善保管各类网络账号及支付密码,定期核查账户流水,一旦发现异常消费应当立即修改密码,及时联系平台;同时,要充分运用“未成年人模式”,设置消费限额,从技术上筑牢安全防线。  

其次,建立家庭共治规则。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用网“公约”》,明确每日的上网时长、内容访问权限及设备使用的规则,并通过设置奖惩机制,激励孩子主动遵守约定、合理规划用网时间,让孩子在参与中学会自我管理。  

此外,还要注重消费观念引导。通过开设儿童银行账户、发放定额零花钱,鼓励孩子设置储蓄目标;通过增加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现金使用机会,并鼓励其参与家庭预算讨论,帮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金钱的价值。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