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央财经委会议部署六大任务,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第一财经 2025-07-01 21:52:12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晓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提升经济增长潜力。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也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就涉及畅通供需循环,构建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需求端的提振,也有利于从供给端提升供给质量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迎来了新部署。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7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会议作出了六方面具体部署,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其中包括: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等方面。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提升经济增长潜力。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也有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就涉及畅通供需循环,构建统一大市场,既有利于需求端的提振,也有利于从供给端提升供给质量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聚焦重点难点六大任务

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各地加快打破小循环、畅通大循环,为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1月,为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正向引导和负面约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通用的行动规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行为“底线”,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维护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于今年4月29日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明确了重点清理整治的15类情形。

此次,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信息披露;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畅通出口转内销路径,培育一批内外贸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无序价格战、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以汽车行业为例,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现场,车企展示各自最新车型。(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安铁成表示,以价格战为主的内卷式竞争,导致产业上下游效益下降,长期持续还会削弱研发投入能力、引发产品质量隐患,既不符合产业长远发展利益,也不利于维护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

安铁成提到,“内卷式”竞争造成零部件采购价连年按10%~15%比例持续下降,上游经营恶化,很难避免供应商在某些方面降低质量要求。下游经销商经营恶化甚至部分倒闭,造成售后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可靠性下降。当前新能源汽车产品智能化功能更加依赖企业或相关供应商持续、高质量的售后维护。企业破产退出后,其供应商往往不会承担相关售后服务责任,智能化功能维护、更新中断概率大大增加,产品将随时面临无法正常使用的风险。

5月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工信部对此回应称,赞同并支持上述倡议,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根本利益,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联手整治“内卷式”竞争

近段时间以来,多部门正在密集部署,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快形成有效竞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市场扩容的多赢发展格局。

5月21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开2025年全体会议。会议强调,紧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强竞争监管执法等重点任务,为提升公平竞争治理能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贡献智慧力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5月份针对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部分平台企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负责人也刊文指出,“内卷式”恶性竞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阻碍,要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净化市场竞争生态,自觉抵制低价倾销、互黑互踩等乱象。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5月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有的盲目跟风投资,有的跟不上技术更新迭代节奏。

“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李超说。

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地方约束,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

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会议提到,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健全有利于市场统一的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次专项行动目标明确,就是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动真碰硬,加大纠治力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需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专项行动部署以来,司法部成立了工作专班,开发建设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

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通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构建起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问题反弹,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司法部表示,下一步,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方面,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制定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二是针对执法突出问题制定具体的规则;三是加大相关制度的落实力度。要通过强化执法监督,推动好的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长效化地遏制执法乱象。

胡卫列强调,开展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专项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可感可及、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全社会真切地感受到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心、对坚决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的决心,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