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半年的蛰伏,美元指数近期强势回归。截至7月17日,美元指数已连续多日上涨,这是今年最长的涨势,累计涨幅超2%。美国6月CPI数据高于预期,降低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
在此背景下,此前对美元一路走强的人民币也出现了分化。一方面,17日,人民币中间价来到了7.1461的低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的最强中间价;另一方面,即期交易价格并未如以往一样在中间价引导下走强,截至当日17:0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183,月初时一度来到7.16,近几日人民币累计贬值超200点。
对此,多家外资行交易员和策略师对第一财经表示,面对8月1日“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人民币中间价的逆周期因子已经非常小,但仍存在接近200个点的调节幅度,显示了中国央行一定的呵护意愿。但即期交易顺应了近期强美元的逻辑,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受到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
降息预期减弱支撑美元指数
近期人民币的走弱发生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上半年,欧元一度对美元大涨近14%,由于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占比高达近60%,这也导致美元指数节节败退,此前最低跌至96,累计贬值幅度一度超10%。然而,近期“强欧元”的故事有点讲不下去了。
“欧元强的故事讲完了,要换故事了,近期倾向于看好美元指数继续反弹。”外汇专家、浙商中拓集团金融市场业务部总经理刘杨对第一财经表示。
美元指数已连续多日上涨。此前公布的美国6月CPI数据高于预期,降低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尽管核心通胀率同比增幅略低于预期,为2.9%,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联邦基金期货目前定价9月降息的可能性仅为53.5%,低于早前的59.3%。随着美元全面走强,日元、欧元、英镑和澳大利亚元等都面临新的压力。
尽管此前关税效应并未显现,前期美国商家囤货、加库存的行为一度还导致了降价效应,但6月的通胀数据也显示,关税并非毫无影响——在6月的数据中,家居用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1.0%,远超整体通胀,而家具正是关税瞄准的重要品类之一。同时,家电价格环比上涨1.9%,也是一个异常高的读数,家电也是典型的受关税影响的商品。这可能成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愿为降息松口立场的佐证。
6月的数据可能只是开始,关税进展如何仍待观察。但当前降息预期掉头向下,给了美元指数支撑。
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Rob Subbaraman)对第一财经表示:“美国在第一季度的进口激增,看起来是因为企业赶在关税上升之前,提前进口了大量商品。这导致它们现在库存很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这些库存运营。”
但他表示,一旦库存耗尽,不排除通胀会开始传导。“进入7月,企业可能需要开始补货,重新进口商品。所以我们认为(通胀上升)只是时间问题,关税最终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仍然相当不错,我们认为企业会把相当一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他提及,另一个因素也可能推升通胀——移民政策。“美国目前正在加大对非法移民的打击和遣返力度。我们认为,这正在导致一些关键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这些行业对移民劳动力的依赖非常严重,比如建筑业、农业、养老护理等。而用本地劳动力替代这些外籍劳动力并不容易,这有可能引发工资上涨压力,进而传导到通胀上。”
在此背景下,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普森(Matt Simpson)告诉记者,美元指数的上涨势头显然正在增强。周二(7月15日)出现的1.1%振幅区间是自5月以来最看涨的一天,也是17天以来波动最大的交易日。重点是美元指数收盘稳稳地高于阻力趋势线,当日低点保持在4月低点上方,这表明该点位的买盘需求持续存在。现在看来美元指数很有可能升到99,如果该点位告破,100关口就在眼前。
人民币中间价释放稳定信号
人民币近期明显对美元转弱,即使中间价仍然不断释放稳定信号。7月17日,中间价相较于模型预测值的偏离度接近-240点(即调强人民币)。
“未来,美元/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指数波动,但波动幅度并不对称,可能美元指数走强1个单位,人民币对美元只会贬值1/5个单位左右。”刘杨对记者表示,“中国央行或仍将维持中间价的稳定偏强,应对未来可能的不确定性。”
未来,中国经济的变化将影响汇率。尽管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高于市场预期,但6月经济活动表现不一。餐饮服务与烟酒类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下降至0.9%和-0.7%,而5月分别为5.9%和11.2%。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1日至6日,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速从6月的18.1%大幅降至1.0%。各界对于四季度的增量政策仍有一定期待。
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关税征收将于8月1日开始。他还表示,与越南的协议基本敲定。此外,对一些规模体量较小的国家的关税信函也将很快发出,对这些国家预计会设定“略高于10%”的关税。
关税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苏博文对记者称,风险在于,随着美国关税收入增加,且美股重新突破历史新高,经济受到的影响可控,这可能会助长特朗普在关税方面的行动势头。
整体来看,对于人民币而言,美元的走势最为关键,而当下美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则是美国财政政策状况。
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Eric Robertsen)对记者称:“外界对美元贬值的风险有所夸大,美联储仍将维持独立性,但我们更为担心的是特朗普政府新财政刺激计划的成本相对较高,而其对经济增长的提振效应或弱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尽管关税收入持续超出预期,但渣打认为,各界担心关税增加的收入不足以缓解财政赤字全面恶化带来的问题。随着预算赤字持续扩大,预计下半年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或易受新一轮波动率上升影响。渣打预测,四季度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达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