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网站,8月4日下午,民政部召开进一步做好全国养老机构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养老机构防汛工作进行再调度、再安排、再督促。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振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各地民政部门要深刻认识抓好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更高处,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慎终如始抓好养老机构防汛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包保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管理责任压实到人、落实到机构。要全面建立涉汛风险养老机构清单、应急准备清单,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把工作做在前,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果断转移安置,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
会议指出,要落实“以防为主”,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与属地应急部门的联动,将养老机构纳入优先救援对象,纳入本地区防汛物资总体储备及配备范围。要强化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信息报告要求,确保信息畅通处置高效。要夯实养老机构安全基础,强化分类管理,对基础条件薄弱的农村、闲置资产改建的养老机构等,要强化资金投入、内部管理、风险防控,提高本质安全。
北京、河北、吉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民政厅(局)作交流发言。民政部有关司局、中国老龄协会、有关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及相关处室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处室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
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职业道德教育在老年护理行业中是重中之重,老年人受虐待事故频频发生,所有的养老机构都应该防患于未然,应该对所有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员都进行持续的职业道德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总结2024年信息通信行业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并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