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股巨头升势如潮,A股连涨让海外交易台也“动了心”

第一财经 2025-08-14 21:45:30 听新闻

作者:周艾琳    责编:石尚惠

在13日高盛交易台,A股是资金流入第二大的市场。

近阶段“中美股市齐升”,让全球交易员都普遍惊叹。

一边是美股突破历史新高、科技七巨头“富可敌国”;另一边,A股已经默默逼近3700点大关,在截至8月13日的过去8个交易日里涨了6天,充裕的资金、宽松的流动性叠加“反内卷”带来的盈利提升预期,使得这波行情更为持久。

高盛交易台交易员在本周盘中特地给客户发出“中国——你现在注意到了吗?”(China——are you paying attention now?)的交易笔记称:在关于美国市场突破历史新高的各种喧嚣中,你有没有留意中国发生了什么?

在13日的现金交易台,A股是资金流入第二大的市场(港股开始被净卖出)。近一年来,高盛对中国股市持超配观点,但国际长线资金的配置始终处于历史低位。近期持续的升势会否驱动更多国际资金涌入?

美股科技巨头领跑、中小票补涨

美国降息预期刺激全球股市继续高歌猛进,周三(8月13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连续两天创下历史新高。

美股的上涨令交易员既兴奋又恐慌,从4月开始的这波反弹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而且涨幅主要由科技巨头拉动,盈利的超预期增长是上涨的驱动力。然而,美股当前的集中度处于极高水平,在标普500成份股中,创历史新高的公司数量仅处于历史上的第20个百分位。

截至13日,英伟达年内上涨约33.5%,Meta上涨约32.5%,微软上涨约22.8%。虽然不是“科技七巨头”之一,但被称为美国AI软件第一股的Palantir今年以145%的涨幅震惊全球投资圈。

高盛交易台的交易员在笔记中表示,美国超大市值科技股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公司”——预期2025年,亚马逊在线销售业务的收入高达2680亿美元,云业务AWS收入为1270亿美元,广告收入为660亿美元;微软核心业务收入为1290亿美元,云业务Azure收入为860亿美元,个人计算收入为550亿美元;苹果来自产品的收入为3130亿美元,来自服务的收入为1110亿美元。相比之下,预计标普成份股今年中位数收入仅为140亿美元。

事实上,截至2024年底,美股科技七巨头的总市值已超18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除美国和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年度GDP总和。其中,英伟达已成为全球首家达到4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市值接近印度的GDP规模。

意外温和的通胀报告更是为本周的美股牛市续命。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拉扎扎达(Fawad Razaqzada)告诉记者,7月美国CPI通胀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2.7%(低于预期),而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3.1%。其中,能源价格下跌1.1%,食品持平,即使是最容易受到关税影响的行业也只出现了温和上涨。不包括汽车在内的核心商品小幅上涨0.2%,表明企业继续吸收与关税相关的大部分额外成本。不过,服务业稍微活跃一些,例如,机票价格飙升4%,医疗保健费用上涨0.7%。但由于房价下跌和租金降温,住房成本仅上涨0.2%。

在此背景下,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飙升,并在隔夜带动了一波“垃圾股上涨”(junk rally)行情。

有美资投行人士提及,中小盘股指数罗素2000指数现已连续两天明显跑赢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本周累计上涨近5%。机构认为,在宏观经济前景比担忧的更为积极的情景下,低质量股票上涨。

总结而言,更广泛的资金流加上两位数的盈利增长,共同推动了市场走高。机构认为,家庭投资者仍在不断向更高风险区间前进,然而专业投资者相当冷静,并且一直控制着风险。一个例子是,在本周开始时,罗素2000期货的对冲基金空头达到了创纪录水平。

A股持续攀升吸引海外交易台

在海外交易员感叹美股的惊人表现之际,A股的这波走势似乎更令他们感到意外,尤其是本轮涨势的持续性强于往年。

高盛表示,在现金交易台,A股是8月13日资金流入第二大的市场。买入力度集中在医疗保健、汽车,硬件和能源则有较小的卖盘。

自从2024年第三季度由刺激举措推动的反弹以来,香港股票和以科技为主的小中盘指数一直领涨。即便是大型股的沪深300指数也正朝着连续四个月的上涨前进,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长的连续涨势。

此番上涨得到了实际交易活动的支撑。例如,13日的A股成交额为2.1万亿元,为2月以来最高。事实上,境内月均成交额正朝着连续3个月增长的方向发展。散户保证金贷款水平现已突破十年高位,这也显示出市场人气提升。

摩根士丹利表示,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无论是今年以来还是过去12个月,都是全球表现最佳的股指,过去12个月,绝对回报率分别为54%和48%,而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约为30%和27%。

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对记者称,此前更倾向于港股,而从6月下旬开始,已经转而认为A股更有望跑赢。自6月下旬以来,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分别跑赢恒生指数2.6个和1.5个百分点。原因在于,由于香港IPO股票解禁,新消费主题近期面临抛售压力;中美贸易谈判的噪音更可能影响港股等。

或有更多海外资金配置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反内卷”行动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情绪,尤其是随着自上而下的信号逐渐变得更强烈和清晰。

多位海外机构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外资最看重的是盈利增长,但过去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毛利率较低。

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仍看好“反内卷行情”,重点把握四个原则:供给在国内的品种强于供给在国外的品种;国企占比高的强于民企占比高的品种;行业集中度高的强于行业集中度低的品种;新兴领域强于传统领域品种,如新能源领域强于传统能源领域。光伏和黑色产业链是“反内卷”主题。

摩根士丹利称:“在12~24个月的时间范围内,我们对该举措在供需动态更平衡的支持下提高企业盈利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潜力持建设性态度。”

在此情形下,随着6月外资流入转为正数,下半年流向中国股票的资金前景如何?

王滢对记者提及,6月,外国长期投资者净流入中国股票12亿美元,7月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总净流入增至27亿美元。“我们还看到全球大型亚太活跃共同基金大幅减少低配持仓,这导致一些投资者质疑短期内是否可能进一步增加对中国股票的配置。”

摩根士丹利预计,夏季后流向中国股票的资金将恢复更强劲的流入。原因在于,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出现长期结构性改善,包括:在自上而下的监管推动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提升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企业自救努力的共同作用下,净资产收益率呈上升趋势;股票市场结构更多地转向高质量大型科技、互联网和金融公司,远离那些容易受宏观条件影响的周期性公司;私营部门和企业家的监管和经营环境更有利;新一代世界级中国公司开始出现,可能使投资者在经济周期中更长期地持有它们。

不过,吴照银认为,尽管国内低利率环境、政策呵护和超预期的出口及宏观经济对本轮行情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小市值股票短期涨幅过大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万得微盘股指数从4月初的低点到目前涨幅已经超过了50%,可能需要调整。不断增长的量化私募基金追求阿尔法收益,过多地配置了小市值股票,使其估值过高。相比之下,红利股仍是长期资金的配置品种,分红收益率仍大大高于存款利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