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此次零碳峰会“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的主题下,您认为智慧创新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带来哪些关键突破?结合您的实践和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A:智慧创新与绿色能源的深度融合,无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当下,建筑能耗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占比高达35%,其中制冷系统能耗占比达50%,但全球制冷机房能效普遍偏低,中国制冷机房平均综合能效(SCOP)均值仅为3.6,美国SCOP均值仅为4.0。这意味着节能潜力巨大。
天加积极投身于智慧创新与绿色能源融合的实践,成功将制冷机房综合能效提升至6.5-7.0。自2015年广州地铁新塘站首个高效机房示范项目起,至今已在全国成功落地106个项目。例如在德基广场改造项目中,天加采用了最新OPTSEEK智慧物联数据平台,从旧机房数字化还原,到高效设备组合方案,到BIM建模全透明施工,到AGI主动寻优电控,再到全生命期智慧运维,该项目最终实现了旧改机房全年运行能效比5.6,节能率75%的优异成绩。值得一提的是,OPTSEEK还运用了创新的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可信,所有数据经权威第三方云端实时监测,为碳管理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节能增效,全生命期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025零碳峰会将于8月29日在上海举办。以“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为主题,由第一财经与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主办,携手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探绿色转型的破局之道。
▽扫码报名参会▽
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世界第一。
根据GAFI数据,67.27%中国企业投资仍集中于制造业。祖海尔告诉记者,未来还看好科技等领域。
未来10年,恩平15-1油田将回注二氧化碳超5.5亿立方米,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相信长三角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实践也将给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经验。
零碳实践是难而正确的事,不是短期行为,需要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