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半年盘点|国际原油价跌致“三桶油”上半年减利超290亿元,跌幅不一为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8 08:39:17 听新闻

作者:郭霁莹    责编:陈姗姗

“三桶油”均表态要加紧非油业务布局。

上半年国际油价震荡下行态势波及了国内石油公司利润。

随着8月27日晚间中国海油(600938.SH)披露半年报,“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已披露完毕。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海油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40.1亿元、214.8亿元、695.3亿元,同比下跌5.4%、39.8%、13%,总共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90.5亿元,相当于每天少赚近1.6亿元。

同期,“三桶油”营业收入亦都出现5%-11%不等的跌幅,其中,中国石油更是出现近五年来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罕见情况。

石油业务是“三桶油”最主要收入来源。正因如此,三家公司均在年报中着重提及国际油价震荡下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宽松,布伦特(Brent)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幅在15%左右。

因此,中国石油上半年原油平均售价66.21美元/桶,同比下滑14.5%;中国海油平均售价69.15美元/桶,同比下滑13.9%。受此影响,中国石油最主要营收来源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至4226.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0%),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919.29亿元;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跌7.2%至1717.45亿元(占总营收83%),其中石油液体销售收入同比跌近11%至1439.98亿元。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和收益亦同比下降5.9%、18.9%至1446.6亿元、236.38亿元。

值得关注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通过天然气销售收入增长部分抵消了油价下降的影响。作为国内陆上天然气和海上天然气的主要生产作业者,中国石油上半年天然气销售均价同比涨超5%达2334元/吨,销售量增近3%达151.5万吨;中国海油天然气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4%至7.9美元/千立方英尺,销量增长13.5%达4892亿立方英尺,带动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超16%至277.5亿元。

对比来看,中国石化多数主要天然气产品则价跌量减,仅液态LNG(液化天然气)实现增长,销量增至193.4万吨,售价增至3811元/吨。公告称,上半年加气业务加快发展,车用LNG经营量大幅增长,公司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记者注意到,在下游油品销售和炼油化工业务有较大布局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由于石油石化产品价格及成品油销量下滑,相关业务业绩均受明显影响

上半年,国内化工品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大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化工业务毛利空间收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相关收益均出现下滑。中国石油上半年化工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3.92亿元,同比下滑55.5%;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额进一步扩大了33.5%至42.24亿元。

两家公司还提到电动汽车加速渗透对下游成品油相关业务的影响。上半年,中国石油八大主要对外销售产品中,汽油、柴油销量和售价跌幅居前,导致公司销售分部经营利润跌超25%至101.04亿元,在公司四大业务分部中跌幅居首。中国石化十大主要外销石油产品中,汽油、柴油、煤油三大产品量价齐跌,拖累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分别同比大跌50%、46%至35.4亿元、79.6亿元。

国内成品油达峰现状正给产业链企业带来较大影响。伍德麦肯兹亚太聚酯总监罗靖表示,交通领域作为能源转型核心战场,中国市场汽油需求已于2023年触及峰值,2030年后下行速度将明显加快;整体油品需求预计在2028年达峰。

面对新能源对传统能源上下游市场的挤压,“三桶油”均表态要加紧非油业务布局。中国石油称将统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公司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七成达36.9亿千瓦,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同比增超五成。中国海油则立志扩大绿电使用规模,上半年共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同时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上半年在恩平15-1平台投用。

在下游亦有较大布局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双双表示要实现“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加快拓展终端加气和充换电网络。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双方计划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