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等执法机构对位于佐治亚州的现代汽车—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展开大规模突击搜查,逮捕475名没有合法身份的人,其中有超过300人为韩国人。据通报,被拘捕者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美国,包括非法入境、免签入境但没有工作许可、持有签证但逾期滞留。
美国陆律师事务所(Law Office of Lu & Associates)的管理律师陆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若ICE掌握的证据足以证明现代汽车公司在知晓工人无合法和有效工作签证的情况下,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用工,企业可能会因失察而面临罚款。
她补充道,非法入境的员工短期获释的可能性不大,免签入境或签证过期的员工虽然可以在律师的建议下声称自己来美旅游并到涉事工厂进行参观,但考虑到ICE调查此事已有月余,手中或有录像证明员工长期频繁出入工厂,因此ICE是否买账也存疑。
负责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国土安全调查的特别探员史蒂文·施兰克表示,此次是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个执法行动。有评论认为,该案的背后是在美建厂企业当前面临的本土劳动力短缺、引入国外劳动力受限的双重困境。
另据CCTV国际时讯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9月7日通报说,已与美方就释放在佐治亚州现代汽车—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被抓捕的韩国工作人员事宜协商完毕,在相关行政程序结束后,韩国政府将包机前往美国。
工作签证难题
截至目前,执法部门并未公布此次被捕人员的具体信息以及他们在涉事工厂内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
事发后,现代汽车公司发表声明称,被捕人员中无一人直接受雇于该公司,公司正在对承包商和分包商的雇佣行为进行彻底审查。
LG新能源公司表示,此次事件中,该公司有47名员工被捕,其中韩籍46人,印尼籍1人,另有约250名合作方企业员工被捕。公司已派高管紧急赴美,暂停除客户会议外的所有赴美商务旅行,并指示已出差员工“立即回国或在其住处待命”。
佐治亚州移民律师库克 (Charles Kuck)表示,他的两名客户在此次突袭中被拘留,二人均为工程师,通过签证豁免计划入境美国“就工作提供简短的建议”,并计划很快返回韩国。
根据现行政策,韩国公民前往美国进行短期商务访问或旅游可以根据签证豁免计划 (VWP) 使用电子旅行授权系统 (ESTA) 免签证进入美国,最长停留90天,但通过这一方式入境的韩国公民不被允许在美国工作。
另有一名目睹该行动的韩国工人表示,被拘留的工人绝大多数是在现场安装生产线的机械师,受雇于一家承包商,另有少数人被首尔总部派来,目前正在接受培训。
陆颖认为,目前美国的相关签证政策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在美国建厂企业的用工需求,甚至造成了一定阻碍。“一个是费用高,律师费和申请费加起来,一个工人的用工成本高达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另一个是企业付了钱花了精力申请但政府可能不批;第三是等待时间太长,远水救不了近火。”她称。
当前,适用专业技术人员的H-1B签证名额有限,竞争激烈,通常在每年3月进行抽签,配额用尽后本财年将不会再批准新签证。陆颖分析,若企业需要8月份派遣员工到美国,这一路径就不再可行。在此情况下,企业通常选择“B-1签证替代H-1B签证”和L-1B签证,但两种签证类型都各有一些“限制”。
前者虽然不受H-1B的名额限制,并允许外国专业人士在美临时从事需要H-1B签证的岗位。但这一签证类别要求被派遣人必须拥有本科学位,从事6个月以内的短期工作,并且要去美国驻外使领馆进行面签。
陆颖说,美国使领馆对此类签证通常“不太友好”,因为他们并不希望申请者到美国与美国本土工人“抢饭碗”,因此即使被派遣人符合上述条件,但拿到签证“并没有那么容易”。而对于适用于跨国公司内部调动的具有特殊知识的专业人员的L-1B签证,向移民局证明该员工对公司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拥有其他员工不具备的“特殊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移民局经常在此处“鸡蛋里挑骨头。”
如果企业想要引入一些体力劳动或低技能岗位,难度将会更大。例如,EB-3签证下的“其他工人”类别虽然允许非技术工人在美从事不需要2年经验或培训的工作,但名额较少,排期也很长。
陆颖介绍称,对于这一类别的绝大多数申请,美国移民局目前仅处理到了2021年提交的申请,“也就是说,即使现在提交申请,企业最快四年以后才能用人,更别说整个过程的费用还高达上万美元一个人。”
“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陆颖称:“但是在美国建厂,发展制造业,很多岗位都是低技能工种,并不需要一定有本科学位,一定是工程师才能做。”
当“美国制造”遇上“用工难”
在美国近几届政府“制造业回流”政策的推动和相关政策补贴的刺激下,近年来多家日韩企业增加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布局。此次涉事的佐治亚州工厂总投资就高达76亿美元。据报道,涉事电池工厂仍处于建设阶段,原本预期今年底投入运营。
今年,特朗普政府掀起的贸易战则迫使日本、韩国和欧盟等经济体作出巨额投资承诺以换取降低关税。欧盟已承诺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日本则承诺投资5500亿美元。韩国表示将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
大笔投资也带来了对建筑业和制造业用工需求的激增。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制造业目前有41.4万个职位空缺。根据美国建筑商和承包商协会 (ABC) 今年初的预测,建筑业需要新增 43.9 万名工人才能满足需求。
美国建筑业行业组织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GC)和美国全国建筑工程委员会 (NCCER) 上周公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在约1400家受访企业中,超过90%正在招聘的建筑公司表示难以找到合格的工人,约半数企业表示劳动力短缺已经导致项目延误。
AGC首席经济学家西蒙森 (Ken Simonson)表示:“各类建筑项目都被推迟了,因为公司没有足够的合格工人可供雇用。” 他认为,招工难的原因之一是联邦政府未能对建筑业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进行适当的投资。他表示,57%的公司报告称,现有候选人不具备该行业的从业资格,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或没有相应的职位执照。
“美国建设业市场长期缺乏负责焊接、管道、电气工程等的熟练技工,在超大型项目开工时,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大量确保同一工种。”一位韩国建设公司工作人员也如此表示。
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逐渐增加,本就高度依赖移民且用工紧张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不得不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雇佣了约330万和320万非美国出生建筑业和制造业工人,分别占该行业所有就业人口的28.6%和20.2%。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8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100天内,共签署181项行政令遏制移民入境、遣返非法移民。相关政策的全面影响虽然尚待分析,但已开始导致美国移民人口减少。该机构对美国普查局初步数据的分析显示,今年1月至7月底,超过120万移民从美国劳动力市场流失。
特朗普政府近来的移民执法措施已影响到近三分之一的美国建筑公司。28%的受访者表示,过去六个月内直接或间接受到移民执法活动的影响。具体而言,10%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实际或传闻的移民执法行动,工人离开或未能到场。20%的受访者表示,分包商出现了工人流失。
西蒙森表示,建筑业正在敦促国会为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员制定新的建筑业专用临时工作签证计划。
不断扩张的联邦政府债务已成为高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美国政府将以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入股,这一价格较英特尔此前24.80美元的收盘价折价约4美元。
卢比奥表示,将“立即”暂停向外籍商业卡车司机发放工作签证。
美国报关行和进口商几乎未获提前通知以应对这一变化。
二战以来,美国关税收入从未超过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但这一比例现在已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