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地机器人,从此只有“内战”了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9-10 20:17:57 听新闻

作者:彭海斌    责编:刘佳

中国扫地机器人企业在全球占据优势地位。

近期,中国头部扫地机器人企业都在德国。

它们在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最新的产品,也展示开拓全球市场的决心。截至目前,中国的扫地机器人企业已经在全球市场取得最多的市场份额。美国企业iRobot占比跌破了10%的门槛。

现在,全球市场就是中国企业的“内战”了,而这才是真正高烈度的竞争。

全球市场:四家赢,一家输

一年时间,iRobot与中国厂商在全球市场的得失明显。

据IDC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稳健增长,累计出货量1126.3万台,同比增长16.5%。

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和iRobot是排名前五的扫地机器人企业。这一行业的集中度持续向头部厂商倾斜。上半年,全球前五的厂商合计占据64.8%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

iRobot是全球市场前五名中唯一的美国企业。iRobot是扫地机器人产业门类的开拓者,不过近年来在中国企业的围剿之下,它左支右绌难以为继。相比2024年上半年,iRobot在2025年上半年丢掉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目前只有8%左右了。

如果单看第二季度,iRobot甚至已经掉出全球前五,云鲸智能取而代之。在整体增长的全球市场中,iRobot流失了用户,红利落在中国企业的口袋里。

“上半年国内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有效刺激,需求端得到显著提振;而在海外市场,中国厂商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渠道拓展策略。”IDC的报告如此分析中国企业的群体性增长。

如果只看头部五强里的四家中国企业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与小米,它们上半年的市场份额都实现了增长,尤其是石头科技与追觅最为突出,市场份额分别同比提升了6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科沃斯与石头科技是这一市场的双雄,两者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20.7%和13.9%,两者份额相差近7个百分点。科沃斯方面透露,该公司科沃斯品牌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42.2%,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据追觅扫地机器人事业部产品经理何剑涛透露,今年前七个月,追觅的扫地机器人销售规模已经接近去年的全年总额了。

“行业其他家都是以线上布局为主,但我们在全球每一个想要入局的地区都铺了线下门店,同时布局线上和线下。”何剑涛分析称,追觅之所以今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速度比去年快,是因为在门店铺设上投入更大。“今年的门店数量在不断提升,海外的很多市场都已经铺开。”

一些中国企业没能进入全球前五,但它们在一些国家取得了突破。

云鲸智能方面透露,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30%,今年的目标是提高到50%,核心国家和地区包括日韩、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等。

安克创新旗下的扫地机器人主攻境外市场,开拓出一片天地。安克创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扫地机器人销售目前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

尽管三星等传统的家电巨头,在整体销售规模、渠道和品牌上具有巨大优势,但这种优势被更垂直的清洁电器企业刺破。中国传统的家电巨头海尔、美的等同样推出扫地机产品,但在市场上也几乎没有存在感。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认为,中国企业出海中,渠道掌控力是竞争核心。中国厂商多采“线上先行”策略,以电商破局积累销量、打响品牌,再渗透线下构建全渠道。家庭清洁机器人各细分品类下半年增长势能有望延续,且中国厂商本轮出海是高端研发、制造、全球化渠道等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较量。

中国市场:近身肉搏

中国本土的集中度远超国际市场。

根据IDC数据,前五家企业占据近九成份额。2024年,按照销量排名,前三位分别是科沃斯、石头科技和云鲸。

科沃斯已经连续十年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不过,近年来石头科技快步疾行,两者的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IDC数据显示,科沃斯2024年在国内仍有25.4%的市场份额,石头科技与之相差3个百分点。

作为二代接班人,科沃斯副董事长钱程直接负责扫地机器人板块。但过去几年,国内其他扫地机器人企业势头凶猛,科沃斯的市场份额被石头科技、云鲸、追觅等企业吞食。在全球市场失去主导地位之后,科沃斯在中国本土市场也面临被石头科技甩在身后的风险。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科沃斯已经停止了扫地机器人预研阶段的投入,以减轻研发开支的压力。不过,科沃斯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

市场份额增长的石头科技,压力也未必减少。

2025年的上半年,石头科技利润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了四成。同期,该公司收入79亿,同比大增八成左右。石头科技增收不增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销售费用猛增了144%,达到21.6亿元。

激进的营销,会为长期增长打下基础,但会直接损失短期的利润。

“现在国内的很多企业非常内卷,整个行业的内卷一定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品牌方实际上收入和利润一定会在下降的。”云鲸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峻彬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2024年双11,云鲸全渠道销售额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0%。“2024年云鲸的营收规模同比增长了130%,我们今年的目标会更高。”张峻彬说,今年一季度云鲸国内市场增长50%左右。但毫无疑问的是,更高的增长带来现金流的压力。

新选手还在涌入这个拥挤的赛道。

大疆是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头部企业,它在今年的8月份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扫地机,价格定位于中高端。尽管它的产品性能达不到石头、追觅等目前高端产品的水准,但大疆的持续创新能力有希望为其在未来市场中分一杯羹。

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扫地机器人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依然在壮大。天风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销量有望整体增长12%。中国扫地机器人的家庭渗透率不到5%,而美国家庭渗透率超过15%。

“我们这种新兴家电,没有到饱和的状态,还是高速增长的状态。所以国补来的时候催生最猛的就是扫地机和洗地机。”张峻彬说,“从成本角度和体验角度来看,我觉得目前还没达到用户都认为非常好的状态,所以它的渗透率提升没有很快。”

市场还在增长,格局还可能翻覆。

何剑涛表示,现在扫地机的市场,并没有像成熟大家电那样具有稳固的格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技术创新:未来争什么?

现在扫地机器人,已经能够满足用户最基本的诉求了。

“扫地和拖地、自清洁三方面的技术路径基本上趋近于成熟了。如果说突破的话,我们判定接下来是导航避障的算法及其他没有满足的功能需求,像现在爬越阶梯的方案还没有趋近完美,成本偏高,没有办法让大众都能用到。”何剑涛说。

在本届IFA上,追觅展示了其仿生四足履带爬楼系统。它兼具履带的速度和足式的灵活性,三段式履带系统能适应复杂楼梯,可以解决多层次楼层清洁问题。

安克给扫地机器人带来的爬楼方案是为其配置辅助设备。在IFA,安克发布了S2扫地机器人,其自适应底盘最高可升至5厘米,使之能够跨越厚实地毯、叠层地垫。它的Mars Walker可自动将扫地机器人跨楼层搬运。两者如果组合售卖,无疑带来成本和售价的提升。这个全新的组合吸引消费者目光,也仍然需要接受市场检验。

机械臂是扫地机器人企业的探索方向。

石头科技已经量产了配置机械臂的产品。追觅最初设计的机械臂只具有夹取能力,但这对用户的吸引力太弱了,它准备在量产产品上,以机械臂搭配吸尘器和刷子,以更好处理角落、边缘的灰尘。

张峻彬则认为,扫地机器人的机械臂更多是对未来技术的探索,这种产品形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它能做的事情相对有限。而且机械臂与扫地机器人更薄机身的追求也很难兼容。

科沃斯投资了具身智能技术。钱程认为,机械臂和扫地机器人目前只是简单的缝合。

这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个产业。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公司不具备投入大模型的资金实力。它们得在如何投资AI上做出取舍。

“首先大模型我们不会做,因为它所需要的显卡数量,包括训练时间,人才密集度都很高。但是大模型以下的所有基础模型我们会自己做。这些中小模型,比如运动控制的模型,就要自己做。”张峻彬说,未来肯定会采用开源大模型,但它在训练过程中没有细分行业数据,这意味着企业自己开发的每个垂类模型都有用武之地。

据第一财经了解,石头科技此前已经在越南与代工企业合作,并开始从越南向海外市场发货。但也有企业对海外产能尚有疑虑。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海外的产能应该搬到哪里去。很多企业现在都是观望状态。”张峻彬称,企业在观察关税政策到底会如何落地,这可能影响企业出海建厂的选择。

中国扫地机器人在海外市场面临不确定性。美国是个大市场,但它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不会阻挡中国企业的全球化。

“对于云鲸来说,我们目前海外的销售市场有五十几个国家,少了美国市场对我们来说会有影响,但不会那么大,其他40多个国家还可以增长。”张峻彬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