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振民: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第一财经 2025-09-11 09:10:05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缪琦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安全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给全球气候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中国将加大绿色低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投入,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等关键技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在9月10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作了上述表示。

刘振民说,当前,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自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启动35年来,在联合国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法律文件,奠定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框架。

“这三个文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原则,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义务,确定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基于科学研究政治和法律共识,是全球治理的基石,是当今各国要坚守的原则。”他说。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10年前《巴黎协定》的达成也确立了人类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两年前的迪拜大会开启了以公正、有序、公平方式脱离化石原料的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能源安全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给全球气候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刘振民说,2024年举行的COP29大会,虽然诞生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但发达国家在资金义务、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等关键议题上仍存在分歧。

刘振民说,过去一年,我们见证了全球多地突破了历史极值的极端高温天气,目睹了更加频繁的暴雨洪涝和持续干旱,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粮食安全、水资源保障等领域带来的严峻挑战。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等多项气候变化的指标都创下了新的纪录。

“这些数据警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各国更加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刘振民说,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将要在完成全球历史上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前所未有。

9月10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发言。

他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量达到21.7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规模的近六成;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建立起当今世界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在这场变革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刘振民说,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突破到新型储能技术应用,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到智慧环保系统的构建,每一项创新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新的动力。中国在多个环保技术领域已实现并跑甚至领跑,为全球能源市场供应了70%的风电装备,80%以上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

“在当前全球绿色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刘振民表示,中国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入,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智能电网、氢能等关键技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同时,加大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要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升级。

刘振民表示,中国将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坚持开放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主动参与全球绿色技术标准的制定,加强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第四届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本届主题为“科技领航启新程,智绿融合创未来”,聚焦“美丽城市”与“低碳园区”两大场景,探讨绿色转型路径。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未来将从引领、推动、行动三方面发力,加强院士对环保产业的赋能。聚焦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突破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关键技术,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编制的《生态环保企业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团体标准10日发布。该标准致力于科学评估企业ESG信息披露水平,引导环保企业规范、系统地开展ESG信息披露。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标委会主任委员滕建礼介绍,截至目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已发布团体标准100余项,在超低排放技术、数智化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温室气体计量等方面,提供了标准化支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国家统计局: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137 10-20 10:42

【限时注册】11.14 可持续发展论坛:港大教授、前白宫顾问、联合国代表邀您共议可持续未来

本届论坛将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行业领袖与政策制定者,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一是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变革性作用,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共识构建、批判反思与路径优化。

29 10-14 16:50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车主

77 10-12 14:38

欧莱雅(中国):用“明天合伙人”构建可持续共益生态圈

获奖理由:欧莱雅(中国)开创性地将可持续发展从单一企业的内部议题,升级为多方共创的绿色生态联盟模式,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专业认知落地为广泛行动,为日化美妆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0 09-30 17:56

联合国成立 80 周年可持续商业与多边合作研讨会在沪举办,多方代表携手共促多边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联合国成立80周年:可持续商业与多边合作研讨会”由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指导,联合国驻华系统、驻沪总领事俱乐部、全球经济发展联盟(Global Economic Network)及邦维文化(Bang Media)联合主办。第一财经及旗下一财全球Yicai Global作为独家媒体支持伙伴。

104 09-30 13:3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