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远: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丨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9-17 20:59:59 听新闻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的老路。中国经济现状究竟怎样?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施行者,是否吸取了日本经济曾经的教训?在汇率、利率、地产以及财政政策上,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以便让经济尽早走出低通涨,让资本市场走出10年不涨的魔咒。近日,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以上问题在北京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副教授。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做了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这也是中国经济20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
徐远: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丨两说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声音都在讨论,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重蹈日本经济泡沫的老路。中国经济现状究竟怎样?货币、财政等政策的施行者,是否吸取了日本经济曾经的教训?在汇率、利率、地产以及财政政策上,中国都做了哪些努力,以便让经济尽早走出低通涨,让资本市场走出10年不涨的魔咒。近日,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以上问题在北京专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徐远副教授。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日本《广场协议》的前车之鉴,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做了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这也是中国经济20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

 

货币、地产及汇率都避开了日本经济的老路

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对美元大幅升值,日本经济曾短期繁荣,但此后,资产出现泡沫,几年后,日本的楼市与股市泡沫破裂,房市与股市暴跌数年。而近年,中国经济也经历了几年低通胀,我们是否会经历日本经济的困境?

嘉宾徐远开宗明义:不会!他认为,中国地产价格一度涨得很快且很贵,2021年后逐渐下落。这与日本1990年左右发生的事情差异非常大,中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吸取了日本那段非常惨烈的历史教训,在泡沫初期便采取了必要的手段抑制了房价,并未像日本那样任由地产泡沫长大并最终破裂。同时,日本当年曾是主要大国中货币政策最宽松的国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偏紧的,所以资产价格一直没有达到当年日本的程度。货币政策上,中国吸取了日本的教训,一直比较稳健。在汇率方面,中国一直控制得很好,人民币也没有重蹈日元大幅升值的覆辙。徐远的感受是:增长并非常态,停滞是更普遍的现象,不仅在日本,在欧洲也可见同样的现象。

 

积极财政政策并未挽救日本经济

无论嘉宾唐涯还是徐远,都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持谨慎态度。徐远认为,财政的宽松类似于止痛药。从1985年到1995年十年间,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到260%,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这是积极财政的铁证,但日本经济并没有起来。学界在1990年代就有公论: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效果很有限。

唐涯认为,从数据就能看出,只要财政一给油,包括社融、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就会上来一点,但只要财政的油门一松,数据就会往下走。

财政对于托底、对于短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是有效的。但问题是它的长期效果:它能不能带动市场生出自发的活力?能不能促进创新和进步?能不能形成市场自发向上的循环?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与此同时,唐涯认为,如果财政从“铁公基”转而向公共服务业、向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事项上发力,那积极的财政政策依然会很有效。

 

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变了

中国的经济逻辑,在过去这些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徐远觉得,这种变化就是从此前的高速到现在的高质量。以前追求的是增长,以后追求的将是高质量增长,并努力让这个高质量的东西从市场中长出来。

唐涯认为,中国经济吸取了日本曾经的教训,正如人类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国也不会重蹈日本经济的覆辙。虽然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们已经能看到甬道尽头的阳光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9月17日周三晚22:30东方卫视《两说》节目,第一财经9月20日周六晚22:00播出。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中国能源转型:以科技之力,向绿向新向未来丨两说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当全球能源发展的浪潮从化石能源奔涌向新能源,中国承担了怎样的角色?当脱碳和零碳成为能源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要如何实现对应的目标?当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新格局新挑战,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应当以怎样的路径去应对?《两说》之“中国经济二十讲”系列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家黄震教授。

148 09-08 17:14

谁是下一个世界货币“顶流”?丨两说

近期,美股、美债和美元齐跌,这与过去三十年的情形大不相同,甚至在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元也有比较明显的贬值,这很不寻常。知名经济学人唐涯,就此问题在北京采访了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美元贬值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它就此失去世界货币霸主地位,哪种货币将接替美元上位?两位经济学人在《两说》节目中对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前世今生,有着鞭辟入里的精彩分析。

142 08-27 13:13

风起低空:中国经济新引擎丨两说

当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当1000米以下的天空成为新的经济战场,当中国制造挑战开始全球航空标准,一场从平面经济到立体经济的革命正在发生。从加拿大整建制回国的科研团队,到全球第一个低空风矩阵实验室,从根基技术突破到万亿产业布局,在深圳深思实验室,我们对话杨院士,解读中国低空经济的未来路径。

113 08-20 09:51

万亿级产业革命来袭,传统车企如何"变身"具身智能体?丨两说

从吉利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向飞,到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城,再到中坚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鲍嘉龙,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智能驱动新经济:从自动驾驶到具身智能的产业新纪元》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重塑中国制造"的深度对话。

92 08-12 13:38

当AI“看见”世界,商业的未来正在被彻底重塑丨两说

从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到北斗三号总设计师林宝军,从多模态AI先锋梅涛,到世界模型探索者申恒涛,再到中国计算机之父姚期智,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特别节目《AI浪潮:重塑商业未来》中,他们展开了一场关于“AI与未来商业”的思想碰撞。

528 08-06 14:4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