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LPR连续四个月“按兵不动”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10:04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石尚惠

若LPR下降过快,将加速银行息差收窄。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品种报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两个期限品种均与上月持平,继续“按兵不动”,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也是LPR自6月以来连续四个月维持不变。

从外部环境来看,9月18日美联储开启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为全球市场注入更宽松的流动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这一趋势将减轻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压力,弱化外部约束,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带来更大空间。

尽管外部环境利好,但本月LPR维持稳定受多重因素制约。首先,是银行息差压力,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42%,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10个基点。

“若LPR下降过快,将加速银行息差收窄,不利于银行体系稳健性及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性。”董希淼称。

其次,存款利率空间受限,今年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后,目前大型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仅0.05%,创历史新低,未来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同时,当前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普遍认为,在此背景下,LPR保持不变在意料之中。

从定价基础与市场利率看,9月以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等政策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LPR报价的定价基础未变,很大程度上预示了LPR的稳定。此外,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近期1年期AAA级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下,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加点的动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三季度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是LPR稳定的根本原因。

三季度以来,极端天气、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导致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下行。但年初财政政策已加力,目标财政赤字率上调至4.0%,今年增发政府债券2.9万亿元,5月央行也已实施降息降准,且当前出口保持正增长,政策效果仍在观察释放中。

对于后续政策走向,董希淼预计,央行将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且降准会优于降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2%,在主要经济体中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还存在5%的“隐性下限”,预计三四季度可能继续降准0.25~0.5个百分点,同时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打破“隐性下限”。

王青则判断,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美国高关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叠加上年同期增量政策的高基数效应,年底前政策利率及LPR报价存在下调空间。随着美联储恢复降息,外部掣肘进一步弱化。当前物价水平偏低,也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提供了充足空间,无需过早过度担忧高通胀问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