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反内卷”的下一步:盈利改善如何向中下游传导

第一财经 2025-09-28 21:24:06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晓雷

上游行业价格出现回升,中下游仍需更多政策支持。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已取得积极成效,政策后续如何发力备受期待。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利润和价格都出现改善。比如,1~8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钢铁行业同比扭亏为盈。8月份光伏、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

“反内卷”依然是一场持久战。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要求中央企业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近期工信部密集发布的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也对加强行业治理、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作出了明确部署。

目前来看,部分上游行业的价格已经出现回升,但中下游行业的“反内卷”仍需更多政策支持。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李林芷在研报中指出,若后续政策能精准发力提振下游需求,比如通过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加大消费和地产刺激力度,或使得“反内卷”带来的盈利改善进一步向中下游传导,推动整体工业利润从结构性修复向全面回升转化。

工业利润增速转正

随着宏观政策发力叠加低基数效应,前8个月工业利润增速转正。

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从月度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善明显。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于卫宁分析,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纵深推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多重因素作用下,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所改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从总的数据变化看,工业利润的改善与营收增长、成本下降,其他相关财务指标好转等情况是相互印证、相互匹配的,这也证明了当前工业利润边际改善的加快,对市场预期起到较好的提振作用,也为全年工业利润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价格改善是利润增长的重要原因。从量、价、利润率三要素来看,8月生产的韧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跌幅的收窄和利润率的持续改善,共同支撑工业企业利润回升。8月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7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环比则结束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由7月下降0.2%转为持平。

分行业来看,8月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0.3个、6.0个、3.2个、2.8个和0.6个百分点,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5个百分点,是PPI同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除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外,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些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有序开展,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显示,8月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显示了“反内卷”的成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减产缓解过剩产能,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回升,再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共同推动利润回升。但另一方面,营收增速显示需求端尚未明显改善,库存增速磨底且应收账款回收期回升,表明企业在成本上行背景下仍面临一定经营压力。

下游行业期待政策精准发力

“反内卷”带动下,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受市场需求增加、价格回升、成本有所下降等因素带动,1~8月份,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2.1%,较1~7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钢铁行业利润同比扭亏为盈,有色行业利润增长12.7%。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随着极端天气的短期扰动消退,供需两侧逐步回归常态,订单与生产节奏修复,预计工业企业利润将延续温和修复态势,累计增速保持稳步回升。一方面,政策层面强调“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另一方面,随着“反内卷”治理持续推进,市场竞争秩序逐步改善,价格传导和成本分配机制有望趋于合理,对盈利质量形成边际支撑。

银河证券指出,未来仍需更多政策措施推动利润持续上行。下一步主要观察三个方面,一是内需扩张相关政策延续性。二是“反内卷”政策的落地情况,尤其是针对制造业价格竞争和利润空间压缩的治理举措,从目前来看,部分上游行业的价格已经出现回升,但中下游行业的“反内卷”仍需更多支持。三是外需与地缘风险,短期来看,中美处于贸易政策的窗口期,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及美联储降息路径对外需环境的影响。

国泰海通证券也认为,当前企业利润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明显,上中游行业受“反内卷”政策叠加高端制造需求驱动,利润持续边际修复。但下游消费类行业始终受制于终端需求平淡,制约了上中游涨价向下游的传导,导致上中下游的利润分化。若后续政策能精准发力提振下游需求,比如通过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范围、加大消费和地产刺激力度,或使得“反内卷”带来的盈利改善进一步向中下游传导,推动整体工业利润从结构性修复向全面回升转化。

“反内卷”政策持续加力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是一场持久战,仍需政策持续加力。正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译阳日前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提到的:“内卷势头远远没有过去,万里长征刚走了第一步,如果没有把事情真正处理好,只会回到过去。”

“反内卷”所涉行业比如钢铁、煤炭等,头部企业集中度较高,国资央企要走在前、做表率。张玉卓日前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困难挑战,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

张玉卓强调,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构建竞合并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要着力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工信部近期密集出台汽车、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电子信息、电力装备等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对未来两年加强行业治理、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作出了明确部署。

9月28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表示,近期,锂、硅、钴等新能源金属价格波动剧烈,甚至触及成本底线,伤害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强,很容易受到资本炒作的影响。行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加强自律行为建设,同时要避免新能源矿产赛道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促进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与平衡性。

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聚焦强治理、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增合作等,共提出5个方面10条具体举措,以“稳增长、防内卷”为核心,为中国钢铁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高质量发展指明实施路径。

严控产能是钢铁行业反内卷的重要抓手。《方案》提出,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修订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加大产能减量置换力度,对发展电炉钢、氢冶金等低碳炼铁工艺和兼并重组、高端特殊钢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给予差别化减量置换比例支持,促进产业减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对第一财经分析,当前,钢铁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是影响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矛盾。方案进一步强化供需两端协同,部署调控供给总量、优化供给质量、拓展消费需求、促进改造升级等具体举措,扎实推动实现市场供需动态平衡,有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

此外,工信部、财政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也明确,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发挥“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问题(建议)反映窗口”作用,受理供应商相关问题反映并协调推动解决,指导行业机构制定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