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营收目标突破10万亿,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9-30 11:15:58 听新闻

作者:祝嫣然    责编:杨志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机械行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约为10%,是工业经济“压舱石”。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于9月29日对外发布。

《工作方案》提出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多方协同激发行业增长活力,提出3方面14项重点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机械行业面临着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国内需求不足、非理性竞争加剧等问题,行业稳定运行面临着挑战。亟需总结上一轮稳增长工作经验,启动实施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推动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罗俊杰表示,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品产销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展现韧性。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价格内卷压缩利润空间、账款回收难加大经营压力等挑战。展望全年,宏观政策与产业政策持续发力、各项改革举措加快推出,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延续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

《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2025~2026年,机械行业运行保持平稳向好态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重点细分行业规模稳中有升,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质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机械行业稳增长的关键任务首先是要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工作方案》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提出深挖国内存量市场潜力、培育壮大新需求、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深化开放合作等5项任务,不断增强机械行业稳增长牵引力。

机械行业70%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各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也是稳出口主战场。

罗俊杰分析,今年以来美国不断利用关税大棒、实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全球经贸形势和供应链的冲击持续加码,后续其关税政策仍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对机械工业的外贸构成了多重复杂影响。专项调查中企业反馈,二季度以来国外采购商订货更加谨慎,企业接单也面临关税扰动和汇率波动的多重风险。

《工作方案》提出,发挥好RCEP等自贸协定以及“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施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鼓励行业组织、智库牵头建设机械行业出海服务机构,精准对接企业出海服务需求,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形势研究,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畅通信息渠道,帮助企业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增强海外经营合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当前机械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够、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慢、高端装备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工作方案》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系统、强化标准引领作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等5项任务,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优质装备供给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

此外,当前机械行业还面临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行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工作方案》明确,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空间布局,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培育世界一流装备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增强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罗俊杰表示,虽然机械工业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持续加码加力。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大力推进行业自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