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校的扩招,存在着住宿紧张问题。在新建宿舍周期较长、部分高校校内土地面积相对不足无法新建宿舍的情况下,一些高校通过购买存量房地产、或租赁学校周边社会用房,用作学生宿舍。
今年以来,已有多所高校通过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第一财经记者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检索发现,9月,有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单一来源采购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项目。
其中,根据教育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单一来源采购中国矿业大学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项目征求意见公示,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项目预算金额 29345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拟由徐州颐泉置业有限公司提供(或承担)
根据教育部中南大学单一来源采购中南大学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项目征求意见公示,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项目预算金额29538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拟由供应商名称:湖南旺德府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或承担)。
根据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单一来源采购合肥工业大学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项目征求意见公示,采购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项目预算金额 1176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拟由供应商名称:合肥安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或承担)。
省属高校中,今年2月,湖北大学阳逻校区收购352套存量商品房用于学生住宿的项目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湖北省发改委的批复文件显示,湖北大学阳逻校区将整体购置武汉城建·水岸(阳逻水乡)5号楼、6号楼存量商品房352套,用于学生住宿,总建筑面积37048.04平方米(全部为地上建筑面积),新增学生住宿床位2800个。项目估算投资为1.98亿元,其中毛坯购置费用1.72亿元,装修改造费用2586.29万元。
2024年初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到,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持续推进,宿舍总量有所增加、条件得到改善,但是仍面临床位供给不足、环境有待提升、功能相对单一等问题。《意见》提及,鼓励高校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的人才公寓、商住楼等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并按照校内同等标准,加强配套服务管理。
在新建宿舍周期较长、部分高校校内土地面积相对不足无法新建宿舍的情况下,通过购买、租赁学校周边存量社会用房,补充宿舍资源,成为部分高校未来解决住宿问题的一个方向。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收购现房大幅缩短建设周期,也不存在交付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房价近几年的调整,当前采取收购的方式相比对自建在成本方面也或更有优势。
例如,根据中国矿业大学购置存量房地产用作学生宿舍项目的专家论证表,专家论证指出,购置现房总成本低于自建模式(含土地、规划、建设等环节),可实现“即购即用”,快速解决学校需求。
张波对第一财经分析,收储也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供给层面的有效措施,其未来使用方向是多元化的,不但可以用于高校宿舍,也可以用于蓝领公寓、养老公寓等,不少城市将会更多类型纳入政策框架,当下来看用于保障房的大方向不变。高校采购存量商品房作为学生宿舍的模式,亦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方式。
另一方面,购置存量房地产作商品房,也需要满足诸多条件。其中,从就近管理的要求来看,在地理空间上,需要收储的项目离高校的距离较近。例如,根据中南大学货物和服务单一来源采购专家论证意见表里的专家论证意见,中南大学购置的旺德府万象时代花园(一期)4#栋距离学校第二临床学院东院区仅500米,毗邻长沙地铁6号线出站口,具备良好的通勤条件。
湖北大学收购的存量商品房,与该校阳逻校区仅一路之隔,拟被收购的楼栋距校门直线距离不足四百米。
同时,租赁学校周边社会用房,给部分学生做宿舍也是部分高校的选择。例如,近日,浙江大学发布采购意向公告,拟租赁社会用房当学生宿舍。该项目预算金额为2360万元。采购意向公告中的采购需求概况显示,因校内学生宿舍住宿紧张,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租赁社会用房,要求精装修拎包入住,提供床位不少于3000张,租赁房屋能满足学生宿舍住宿要求,配有配套服务用房。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意向租赁的社会用房将面向浙江大学2026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影响目前在读的学生。“无论是住在校内还是校外,住宿费都是一样。”据浙江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6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宿第一学年原则上由学校租用校外资源安排,后续原则上需自行解决,学校将视情给予适当补贴。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此前对第一财经分析,解决住宿问题,要思考哪些是可以给学生提供住宿的增量。比如根据学校的需求,和企业多一些合作沟通。一些距离学校比较近、或者到学校通勤比较方便的闲置物业,可以通过盘活、按学生要求改造等方式,解决去库存和闲置问题,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还有社会力量愿意投资,租购学校周边物业,改造成适合学生住宿的模式。
有媒体评论指出,对于高校宿舍管理来说,利用存量商品房做学生宿舍,也会带来诸多挑战。从传统的学校自建宿舍管理,转变为对商品房小区的管理,涉及与物业、开发商等多方协调,管理难度会增加。
张波分析,长期来看还要应对高校政策变化与人口结构转型。根据未来学生规模变化提前设置应对机制,例如可规划将部分宿舍转为教师公寓或人才驿站。在装修设计层面也需要有更多灵活空间,满足不同办学阶段人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