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家级都市圈增至18个,后备军还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5-10-20 20:38:45 听新闻

作者:李秀中    责编:姚君青

在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已经有15个城市晋级国家级都市圈。

继年初石家庄都市圈之后,今年第二个都市圈晋级“国家队”——吉林省官宣长春都市圈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全国“国家级都市圈”数量由此增至18个。

目前,在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已经有15个城市晋级国家级都市圈,但仍有部分还未入列,其中包括一些备受关注的都市圈还未出炉,那么,这些都市圈到底卡在哪里?下一个国家级都市圈又将会是谁?

长春都市圈晋级

近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姝丽介绍,8月22日,《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复函;10月9日,《规划》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标志着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建设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赵姝丽介绍,《规划》明确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以长春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共同组成。面积约为2.9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210万人。

《规划》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的两个阶段目标。其中,到2030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35万亿元左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作、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从今年年初开始,吉林省积极推进长春都市圈建设,成立了省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4次领导小组会和多次专题会。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赴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开展专项调研,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都市圈规划思路。

建设长春都市圈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带动吉林全省的发展。从经济总量来看,2024年,长春市GDP为7632.19亿元,占吉林全省GDP的53.1%。而长春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7%,也就是三分之二。因此,积极推进长春都市圈建设对于全省经济发展带动效应将十分明显。

不仅如此,赵姝丽表示,长春都市圈为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不同地区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她表示,要“抢抓都市圈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放大都市圈产业发展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增强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

还有哪些都市圈将入列

梳理公开消息,截至目前,获得国家发改委函复的国家级都市圈已经增至18个,分别是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沈阳、杭州、郑州、广州、深圳、青岛、济南、厦漳泉、合肥、石家庄和长春都市圈。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的定义是,“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目前,全国有22个超大、特大城市,其中15个城市已经获批(佛山和东莞分别纳入广州和深圳都市圈范围内),但还有昆明、哈尔滨等没有晋级国家级都市圈,未来“国家队”仍会有新成员。

云南正在积极推进昆明都市圈规划建设。今年年初,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昆明都市圈”。2月发布的《云南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实施方案》提出,转变昆明市发展方式,加快印发昆明都市圈发展规划。

从人口规模上来看,昆明是西部第四个特大城市。截至2024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为868.7万人;在城乡构成方面,昆明市城镇常住人口725.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43万人。其中,官渡区、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和呈贡区五个主城区人口合计554.32万人。2024年昆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5.22亿元。昆明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超过长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则提到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南昌都市圈。这其中也有部分都市圈的发展规划还没有出炉。

未入列的城市中,哈尔滨也比较突出。根据哈尔滨市2024年统计公报,202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3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9万人。在全市人口中,九区人口551.9万人,九县(市)人口381.1万人。但是,哈尔滨的经济总量偏低,2024年,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6.3亿元。规划建设都市圈,除了人口规模,经济总量也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虽然大连经济规模即将突破万亿——2024年,大连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51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但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明确打造一个都市圈,即沈阳都市圈,并没有规划建设大连都市圈。

另外,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对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南昌都市圈使用了不同的措辞,相较于“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则使用的是“有序培育”,显示三大都市圈发展程度不同。

发展都市圈也依然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优化空间格局,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提到,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今年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同城化发展,建立健全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促进通勤便捷高效、产业梯次配套、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近期,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会同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发改委,共同编制的《建立健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行动方案》正式印发。面向2035年,长三角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将是“十五五”发展的重中之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