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斯利康中国“双中心”助力全球研发,25亿美元投资加码AI和前沿转化

2025-10-25 22:22:56 听新闻

责编:白杨

10月25日,阿斯利康在北京宣布正式启用全新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这是阿斯利康全球第六个、在华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作为公司25亿美元(约合180亿人民币)投资计划的核心项目,北京战略中心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中心,旨在加速药物早期研究成果向临床开发的转化。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揭牌,也标志着阿斯利康进一步深度融入北京医药健康创新产业生态。据悉,这一系列部署将使阿斯利康在北京的员工规模增至约1700人,进一步强化其在华研发布局,并巩固北京作为全球生命科学关键枢纽的地位。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启用】

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生态,推进多项合作

25日上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出席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中心创新生态论坛时表示,近年来,北京接连实施多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三年行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着力提供完善的要素保障,构建便捷的服务体系,营造开放的创新生态。未来,北京将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为全球医药企业创造更加广阔发展空间。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表示:“我们全新的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依托北京世界领先的科学生态系统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加速推进新一代创新药物研发。通过与中国科研与生物科技界携手合作,我们将融合前沿技术与深厚的科学实力,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诊疗变革。”

与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上海战略中心协同合作,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将引领新药发现及临床开发工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改变生命的药物。该中心将拓展与本地临床试验机构、高校及生物科技企业的合作,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并孵化科学创新成果。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进入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阶段。

作为在华投资计划的一部分,阿斯利康还宣布推进多项合作,以促进全球协作并加速新药研发。其中包括宣布与剑桥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四方合作。此次合作将全面深化这两大世界领先的科学生态系统之间的协作,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培训及人才交流,加强北京与剑桥大学之间的连接,共同加速创新。

此外,阿斯利康还与和铂医药启动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合作,一个用于开展研究合作的全新创新实验室正式启用,该实验室毗邻阿斯利康北京全球战略研发中心。

加码中国,持续深化在华布局

2025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2025年中外医药企业座谈会,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国健康优先发展、超大规模市场、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产业齐全、研发资源雄厚、社会稳定等方面优势,鼓励外资企业在华扩大投资,引导本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拓展“在中国、为世界”格局。

阿斯利康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始终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专注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心血管、肾脏、代谢、呼吸、消化、罕见病、疫苗抗体及自体免疫等,并已将40多款创新药物带到中国。

阿斯利康多年来持续扩大在华研发、生产、运营布局,累计投资超50亿美元。目前,阿斯利康全球六大战略研发中心,有两个落户中国。2023年以来,阿斯利康投资超17亿美元加码中国制造,持续构建本土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全球生产供应网络,通过无锡、泰州、青岛、北京四大全球生产供应基地,向70多个国际市场输送优质创新药。

【阿斯利康无锡生产供应基地】

持续推动科学创新

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药研发的策源地。最新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创新药授权交易是与中国生物制药企业达成的,这也给阿斯利康带来了重大机遇。

今年4月,《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 年)》发布,进一步加速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其中明确指出,推进设立国家生物技术学院,启动建设北京临床研究中心,集中落地国际药企研发创新中心,聚焦医学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开展全球领先的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对标全球先进管理和标准体系,吸引国际先进医药企业在京落地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化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

目前,阿斯利康中国与全球研发管线的研发同步率达100%,中国研发团队主导了近 20 项阿斯利康全球临床试验,覆盖胃癌、肺癌、肝癌、心血管、细胞治疗等多个领域。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底推出20款全球创新药。中国研发管线内有超过200个项目,每年新增10-15个项目。今年以来,阿斯利康已有13个新药新适应症在华获批。

同时,阿斯利康积极拓展本土创新合作,与研究型医院、学术及行业机构、创新企业建立了具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关系。阿斯利康在全国与近500家医院开展160多个临床项目,早期研发项目占比高达 23%。近两年,分别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建“胃癌卓越中心”、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肺癌卓越中心”。

在今日北京亦庄举办的一场圆桌讨论上,阿斯利康国际业务负责人尹思睿提到,在过去三年里,阿斯利康与北京的30多家医院合作,开展了逾180项临床试验。

近期,阿斯利康还为临床开发早期阶段,特别是肿瘤细胞治疗领域开启合作。以胃癌为例,中国占全球胃癌病例的40%。阿斯利康与北京肿瘤医院共同建立了胃癌卓越中心,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中国巨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提供创新药物。据悉,这是其在亚洲的首个卓越中心,不仅限于开展临床试验——还将包括转化医学与生物信息学等关键工作。

【尹思睿受邀参与“政产医研协同创新:加速研究型医院能力提升“圆桌论坛】

此外,自2023年以来,阿斯利康与14家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达成15次授权合作,覆盖抗体偶联药物、细胞疗法、小分子和抗体等前沿技术领域。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已投资28家中国创新企业,支持其全球化发展,目前在管资金规模约5.5亿美元。

尹思睿介绍道,在与和铂医药的合作中,阿斯利康的目标是开发一系列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在与元思生肽的合作中,阿斯利康将着重探索如何加速大环肽类药物的发现与开发,特别是针对罕见病、自身免疫及代谢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疗。通过运用AI+合成肽药物研发平台,来缩短药物从发现到开发,再到患者可及性的时间差。

共建中国健康生态圈

阿斯利康携手多元合作伙伴,助力构建覆盖疾病筛查、诊断、治疗、管理的全病程管理体系,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并积极推进健康公平可及,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与资源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并推动癌症、慢病、罕见病等领域早筛早诊的规模化落地。

在慢病管理方面,阿斯利康携手多方支持打造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 ,通过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助力糖尿病患者“三高共管”,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代谢性疾病标准化管理体系,助力提升我国糖尿病管理水平,推动区域慢病同质化管理。MMC目前已落地全国1700多家医院,惠及超过320万名患者,三高综合控制率提升三倍。

在乳腺癌防治方面,阿斯利康打造的乳腺专病中心(BCCE)覆盖乳腺癌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和智能管理等方面,已惠及300多家医院、20余万就诊人次,目标在三年内覆盖超过10万患者、不良事件管理率达90%以上。BCCE 还通过应用大语言模型和 AI,高效识别不良反应、实现 7*24小时患者陪伴,进一步推进乳腺癌规范化治疗的开展以及患者随访质量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关怀体验。

围绕共同健康目标,阿斯利康支持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开展县域医生远程“案例教学培训”项目。该项目自今年6月正式签约以来,截止目前已覆盖11个省的18个县,聚焦偏远地区为主的县级医院,围绕心内科、呼吸科等28个科室培训了超过4800人次的县级医疗机构人员。来自北京市22家三甲医院的64名专家参与其中,共同助力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将以“聚科学之力,创健康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现其在中国围绕“科学与创新”、“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链条布局与成果,集中展示公司植根三十余年来为中国患者带来的 40 多款创新药物,以及未来两年内正加速引入中国的多款新药,覆盖慢性病、肿瘤、罕见病等广泛治疗领域。其中,今年在华获批的两款肿瘤创新药将迎来中国首展,另有数款正加速引进中国的创新药也将首度亮相。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