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培训为代表的银发经济全新消费形式正在快速发展。
10月29日,在线兴趣平台兴趣岛发布《乐龄族兴趣生活方式图鉴》(下称《图鉴》),把40至70岁的群体称为“乐龄人群”,调研显示,这一群体展现出以兴趣为内核的生活新范式:他们充满活力,重视自我价值,积极拥抱数字时代与新鲜事物。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发现,如今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乃至银发经济范畴中主要的消费模式,与年轻人并无太大区别。
近年来,互联网世界的“顶流”亦不乏中老年的身影,他们正在从围观者向内容生产者转变。在1月6日小红书披露的一组数据中,60岁以上用户规模在2024年底突破3000万大关,老年创作者数量两年激增三倍,累计发布笔记超1亿篇。
艾媒及兴趣岛平台数据显示,超76%的才艺学习者渴望登台演出及获荣誉证书,52%的学习动机源于“被看见”与“有掌声”。该群体以才艺为媒介,在广场、K歌房、短视频和社区舞台上实现自我价值,从家庭角色走向社会C位。
数据显示,就中老年的多元化品质生活需求而言,主要的日常生活关注点在健康活动、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从区域差异角度来看,一线城市的中老年智富群体爱健康、买服务、花钱旅游。二三线城市的中老年智富群体的生活方式更悠闲,爱上网看电视打牌。
此外,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消费并非那么泾渭分明,有的时候甚至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在2024年,第一财经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报名参加广东地区的某老年大学课程。在这所老年大学里,课时总计十余次的课程,售价仅三五百元,远远低于市面上商业化的兴趣培训机构。该机构开设的不少课程中,以粤语课为代表的课程不仅吸引了中老年群体的报名上课,还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参与。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发现,不同类别的课程学员年龄占比会出现不同。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课程,中老年学员的占比会更高。而以化妆、编程、语言为主的课程,年轻面孔更为常见。有年轻学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跟中老年同学一起上课,课程压力相对较小,没那么“卷”,课程氛围更加欢乐轻松。有中老年学员在课上表示,其课程报名时子女代为操作,跟着上课也能很快适应。
除了带公益性质的老年大学外,商业性质的兴趣培训机构也比较重视中老年受众的开发。兴趣岛创始人朱峻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所在平台而言,60%的学员受众是银发群体,平台上亦有一些课程主要面向的就是该群体。从整个行业层面来看,这一群体也是兴趣课程的主要受众。相比其他年龄层的受众,年长者除了“有钱”“有闲”外,还相应地拥有更多的阅历,一定程度上更加重视兴趣培养。
根据《2025 年中国老年兴趣教育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当前老年兴趣教育行业整体规模突破68亿,成为银发经济中具有增长性的细分领域。朱峻修认为,就面向中老年群体的兴趣课程而言,业内也存在有企业在运营等方面不够规范的情况出现。在国家重视银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他相信行业会迎来更多的政策和规范,来支持行业的长远发展。
行业正从“有没有”转向“赚不赚钱”。
老龄化不是“包袱”,而是蕴藏机遇的“变量”。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
财政部表示,内需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未来三年,腾讯拟出资1亿元支持在上海举办“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