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在伦敦落幕后,官方信息显示,一项拟定的旨在限制全球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提案因会员国分歧严重被迫搁置,各方决定将最终表决推迟12个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这一“错失的契机”表示遗憾。
据报道,十余名各国官员和行业观察人士表示,美国在上述会议上撕毁了正常的全球外交规则,并使用“霸凌手段”阻挠联合国支持的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的达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该框架称为“全球绿色新骗局——航运税”,在上个月的社交媒体帖子中他呼吁阻止该框架的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永升追踪该航运气候协议多年,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航运减排协议,作为气候变化整体减排的重要一部分,原本就是在欧盟的主推下提出的,在民主党执政时期得到了美国的附和,但在共和党政府执政时期通常会受到阻碍。
他表示,欧盟在考虑向国际社会推出相关公共政策时,并不考虑其他国家的选举效应,导致类似议题在国际组织和国际谈判中成为国际公共政策后遭遇因主要国家选举带来的逆风。展望目前特朗普政府在气候变化、减排以及能源方面的政策,估计其任期内都不会支持类似碳税。

“简直就像纽约街头一样”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航运业承担着全球约80%的贸易运输并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近3%。海事组织会员国今年4月制定了一项航运业减排框架草案,力争到2050年前实现行业净零排放。
根据此前草案,船舶需逐步减少对碳排放燃料的依赖,并为超额排放支付费用,相关收入将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转型;排放低于设定阈值的船舶可储存或交易多余的减排额度等等。
草案原定于在10月伦敦举行的特别会议上进行表决,如果获得通过,则是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航运减排体系。
据报道,多国对拟议的全球排放定价机制持反对意见,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主要经济体担心,这一机制可能变相成为“碳税”,并导致航运成本上升超过10%。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伦敦会议召开前发表声明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评估对支持激进气候政策的官员实施制裁,这些政策将加重美国消费者的负担,此外,政府还在考虑其他措施”。
据出席相关谈判的人士称,一群美国官员“恐吓”非洲以及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小岛国,迫使它们放弃对该框架的支持。该框架原本将对航运征收碳排放税。据一位在场人士称,美国方面共有八人。据五位与会人士透露,美国官员在茶歇期间接近各国官员,警告他们可能无法经美国过境,或者如果他们采取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他们及其家人可能会面临入境限制。
“简直就像纽约街头一样。”一位外交官说道,他受到威胁,如果不放弃对该框架的支持,将面临对船员的签证限制以及其他处罚,包括提高进入美国港口的费用。“他们挨个代表团走访……威胁他们。让他们回去向各自政府交涉,警告他们如果不改变主意会发生什么。”这位外交官说。
另一位参加过国际海事组织会议的人士表示,美国的策略让整个组织,陷入了“彻底的震惊”,因为这通常是一个进行技术官僚式讨论和基于共识的决策的论坛。“这就像在和黑手党打交道。”他补充道,“这是霸凌手段。他们不需要告诉你具体要对你做什么,只要让你明白会有后果就行了。”
在接受媒体提问时,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没有回应其他国家代表受到的威胁的问题,但赞扬了希腊和塞浦路斯打破欧盟其他成员国的立场。
赵永升对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策略是“有牌就上桌”,完全是从国际政治现实主义出发的。
对美国长期影响力构成风险
查塔姆研究所全球经济主管克雷翁·巴特勒表示,打破外交传统,利用影响力迫使其他国家遵守其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立场,会对美国的长期影响力构成风险。
“短期来看,这或许有效,但中期来看,这会增加非美国国家得出结论认为它们无法与美国合作的可能性,从而促使它们各自达成绕过美国的协议。”他说道。
包括巴西在内的几个国家在上个月的会议上警告说,一些国家使用了“主权国家之间绝不应使用的手段”来破坏净零排放框架,但并未提供具体细节。
据报道,参加国际海事组织谈判的人士表示,美国的恐吓既针对个人,也针对一些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收到了外交照会,其中包括正式的外交抗议,并警告称将采取报复措施。一份外交照会显示,将对支持净零排放框架的国家采取“对等措施”框架。这些措施包括征收额外贸易关税、提高船舶停靠美国港口的费用、提高下船税,以及威胁吊销船员的美国签证。
一位国际海事组织(IMO)代表表示:“他们既有经济威胁(在会议上反复提及),也有针对个别代表的威胁,包括签证威胁。”这位代表曾与多个国家就他们所受到的来自美国的威胁进行过磋商。
另一位国家代表表示,一些谈判代表被告知,如果他们计划经美国回国,将会面临限制。“我们受到了非常具体的威胁。他们显然在考虑可以对每个国家使用哪些手段。”这位代表说,“每个人都对压力之大感到惊讶。”
另一位代表表示,在伦敦会议召开前,美国曾联系各国,警告称“个别代表团成员可能会被列入制裁名单”,并预计如果他们支持该框架,将面临签证限制。“这完全是前所未有的。我从未听说过在国际海事组织谈判中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位代表说道。
尽管净零排放框架被推迟了一年,但代表们表示,只要特朗普政府还执政,就很难想象该协议如何生效。目前关于该协议技术标准的谈判仍在继续,但几位代表承认,这些谈判基本上毫无成效。
此前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多明格斯在特别会议闭幕致辞中呼吁各国代表利用未来一年重建信任、寻求共识。
赵永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讲,欧盟在环保方面的标准一直较高,且完成度较高,规则设定也较为健全,如果达成国际协议,向国际规则转换难度较小。“但是美国国内工业污染的情况一直存在,且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立志于重新发展传统能源行业譬如重新开采煤炭产业。”他表示,一方面这源于特朗普政府及其背后智库对于能源政策的思考转变,另一方面特朗普本身也对这类行业能够显著增加就业非常在意,重开一个煤矿可能至少增加几千人就业,这样的数字与政绩和选举之间的连接都是非常现实的,加上共和党本身也对能源/气候变化的态度与民主党有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