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金融市场最拥挤的两个交易同时崩塌,折射资金对风险的警惕。投资者担心AI业过度投资数据中心,如日中天的美股“七姐妹”股价急跌;同时虚拟货币被抛售,比特币跌破十万美元关口。资金还忧虑市场流动性短缺和美国政府停摆影响扩大,不过纽约联储主席亲自喊话,稳住了市场情绪。美元指数上100后很快回软,美债变化不大。能源和大宗商品全军尽墨,金银价格也偏软。
美国科技公司遭遇了4月以来最大的抛售,AI巨企市值跌掉了接近1万亿美元。美股下跌有流动性收紧、就业市场疲弱的原因,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对AI公司巨额投资感到担心。上星期公布业绩的四大科技巨企,第三季度狂撒了1120亿美元用作AI投资。OpenAI高管在加州集资会上暗示,万一有事政府不会坐视不理,更加深了资金对AI投资可持续性的疑虑。
OpenAI销售才大约130亿美元,账上可动用现金大约30亿~50亿美元,却一口气签下了1.3万亿美元的订单合约。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可持续的烧钱游戏,游戏玩下去的前提是它每签一单,卖方股价都大幅上升,在资本市场获利。科技巨企的烧钱源头也开始从自有现金转向发债筹资,债市也担心了。
这是典型的“左脚踩右脚意图登天”的故事,其可持续性取决于:第一,资本愿意不断为一个未来的梦买单;第二,整条订单链中不能有一家企业出现财务困难,否则就火烧连营。与本世纪初dotcom泡沫不同,这次AI热的主角多是已经形成强大生态圈的巨型企业,短期看盈利不成问题,只是AI收获遥遥无期,同时没有一家企业敢错失AI登顶的机会,所以闭着眼也要砸钱投资。
但是AI大模型如何套现,仍是未知数,目前的AI路径能不能走到最后也是悬念。买芯片成为维持股价的必需,至于能否有效使用芯片、如何在AI生态中获利暂时都不重要,资本市场奖励有AI梦的公司。由于美国AI公司走的是资本市场路径,所以几乎是清一色的闭源操作,一旦遇到开源大模型的挑战,其盈利模式就可能面临挑战。
笔者认为尽管股市短期动荡,中期资金最后还会回来。毕竟太多资金追逐有限资产的货币环境仍在,毕竟银行储蓄和401K资金在低利率预期下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只是因为估值偏高,市场免不了大起大落。资金需要警惕,但世界末日还没有到来。如果市场动荡真的冲击到金融稳定,相信白宫和美联储都会出来喊话,甚至采取实质性行动支持股市。
本周焦点有二:1)英国第三季度GDP数据,预计继续减速,不过市场的焦点在工党政府的补充预算案;2)美国国会对政府预算拨款谈判的进展,两党还在相互指责,不过现在起码愿意讨价还价了。另外日本银行10月会议纪要也值得关注。
【作者系淡水泉(香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的官方立场和预测,亦非投资建议或劝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