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基金业绩年末冲刺战况激烈,“流量阀”调控暗藏玄机

第一财经 2025-11-10 20:01:27 听新闻

作者:曹璐    责编:钟强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决战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基金公司开启“流量阀”暗战

临近年底,A股在4000点关口的震荡盘整节奏中,主动权益基金正迎来年度业绩冲刺的关键节点。市场结构显著分化,“高切低”特征下,基金业绩首尾差距已惊人地超过220个百分点,领跑者收益率突破200%,而垫底产品仍在负收益中挣扎。

在这个关键冲刺阶段,多家基金公司对旗下产品“流量阀”进行动态调控。一边是部分绩优基金果断放开大额申购,积极“补弹药”;另一边,也有众多产品反其道而行,将申购门槛严控至万元甚至百元级别。

这一收一放之间,既是基金公司对后市机遇的预判,也有主动管理规模、稳定业绩的考量。站在当前时点,多位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对后续权益市场表现保持积极乐观,并建议以均衡风格应对市场的快速轮动,短期调整之际或也带来布局良机。

业绩冲刺阶段开启

11月以来,A股市场再次进入震荡盘整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整数关口附近反复游移。数据显示,11月10日,A股全天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翻红,截至收盘报4018.6点,年内涨幅进一步扩大至19.9%。

当前市场结构分化较为显著,呈现明显“高切低”特征。其中,TMT板块受全球AI泡沫叙事影响波动较大,医药板块在内部集采压力以及外部地缘风险下持续承压。价值板块整体占优,煤炭、化工等反内卷相关资源品,以及银行、保险等稳定红利方向有所上涨。

市场的震荡调整直接导致赚钱效应有所回落。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四季度以来累计下跌2.08%,年内回报率从前期高点44.65%缩至32.56%。

若剔除下半年新成立的产品,在有可比数据的443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包括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年内平均收益率从三季度末的33.08%降至30.51%。

尽管整体收益有所回落,但头部产品的表现依旧亮眼。从具体产品来看,永赢科技智选A以205.35%的年内表现大幅领跑,与第二名拉开了近58个百分点;恒越优势精选、红土创新新兴产业分别以147.36%、139.82%的年内回报位居第二、第三。此外,还有中欧数字经济A、中航机遇领航A等36只产品业绩实现翻倍。

从头部阵营门槛来看,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前十强的“入围线”暂定格在122.13%,这一水平远超去年同期的52.4%。整体而言,位居前列的产品仍以重仓科技板块或聚焦北交所主题的基金为主。

不过,这些头部绩优基金之间的业绩竞争异常激烈,业绩差距并不大,单只产品之间的最小收益差距仅为0.02个百分点。

与头部阵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产品仍深陷负收益区间。数据显示,当前有147只主动权益类产品仍在负收益中“苦苦挣扎”,其中15只产品的年内跌幅超过10%。如华富医疗创新A年初至今的回报为-19.41%,鑫元消费甄选A、浦银安盛医疗创新A同样跌超16%。至此,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首尾相差超过220个百分点。

基金“流量阀”动态调整

在业绩冲刺的关键节点,基金产品的申赎政策调整备受市场关注。第一财经注意到,近期已有部分基金产品相继放开机构客户申购或大额申购限制,主动补充“弹药”。基于基金公告初步统计来看,易方达瑞享混合、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泓德优势领航等多只产品解除限购模式。

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为例,该产品11月7日发布公告称,该产品曾在今年8月19日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为满足投资人的投资需求,即日起取消这一限制。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的年内回报为78.68%。

无独有偶。曾在9月25日暂停大额交易业务的国富策略回报,也于11月5日取消这一限制;国金量化多策略也从11月4日起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国富策略回报A、国金量化多策略A的同期回报分别为22.82%、39.77%。

与部分产品放开限购形成反差的是,另有一批基金选择收紧“流量阀”。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目前有21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其中,17只产品的单日申购限额不超过1万元,部分产品甚至将单日申购额度限制在数百元。

其中,年内已实现业绩翻倍的永赢睿恒和永赢融安,均从11月3日开始暂停50万元(不含)的单日单个账户单笔申请。此外,万家新机遇龙头企业、南方君誉、国泰海通中证1000优选等产品均在本月相继发出大额“限购令”。

部分产品更是进一步收紧申购上限,如永赢睿信在11月3日起,将原本100万元的单日上限缩减至50万元。中欧小盘成长更是将1000万元的限额大幅降低至50万元。从限购额度看,目前权益类产品的限购门槛差异显著,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亿元不等。

对此,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告诉第一财经,限购额度的高低直接针对不同规模的投资者,单日限购1000万元以上的主要针对机构资金;10万元以上基本针对散户中的大户;1万元以下则意在“劝退”普通散户。

震荡结构性慢牛行情

在业绩冲刺与市场震荡的双重背景下,基金产品“流量阀”的动态调整究竟传递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通常来说,大额限购后产品规模变化会相对更稳定,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调整申购限额,来引导投资者在合适的时点入场。”一位公募业内人士与第一财经记者交流时表示,限购与否都是出于主动控制规模的考量,并不代表基金的质量和业绩。

他进一步解释称,限制大额申购是为了控制规模,保证资金的稳定性,也可以控制短期申赎带来的影响;放宽限购则是为了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可能是认为当前市场时机蕴含更好的预期回报。

对于四季度市场走势,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内外部风险均相对可控,国内经济结构性改善、无风险利率下降等逻辑不变,A股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四季度大概率呈现震荡结构性慢牛行情,其中成长板块内部的高低切换和整体板块间的高低切换可均衡布局。”

基于这一判断,该人士建议,投资上可以进行均衡配置,适度增配低位板块,如稳健红利、反内卷资源品等;科技主线在前期交易相对拥挤后,或有震荡消化筹码结构的需要,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逢调整可逐步增配AI算力、互联网等。

针对四季度以来持续调整的创新药板块,长城医药产业基金经理梁福睿告诉第一财经,一方面,市场预期与产业实际存在一定偏离。另一方面,在上半年创新药板块普涨行情背景下,部分资金兑现收益的诉求较为强烈,且其中诸多个股市值已经脱离基本面价值,加剧了创新药板块的回调压力。

“今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行情主要由BD(商务拓展)逻辑驱动,该逻辑本身具有合理性,但二级市场是以日为单位来跟踪BD进展,而产业端的实际推进节奏很难匹配这一高频预期。”梁福睿分析称,以短期博弈BD预期为主的资金,多具有事件驱动属性和短期兑现特征。

他进一步补充:叠加三季度TMT板块热度攀升,创新药行业BD交易相对平淡,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对短期未落地BD事件的兑现压力,具体表现为“BD预期短期未落地则卖出、BD落地后因利好兑现而离场”,客观上加剧了筹码博弈,导致行情回调。

在梁福睿看来,创新药板块的催化因素主要包括行业会议、海外临床推进、BD出海交易及创新药国家谈判等方面。当前资本市场对BD交易事件的关注点正从“短期事件驱动”逐渐转向“长期基本面兑现”,预计后续创新药板块的波动率将逐步收敛,整体走势有望更趋良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