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进博联结全球,“中国+N”密码重塑中企“走出去”逻辑

2025-11-12 17:25:02 听新闻

作者:俞晟麒    责编:白杨

第八届进博会于11月10日闭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达到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再创历史新高。本届展会共吸引了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累计进场观众达92.2万人次,同时刷新了多项历史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展会期间,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到290家,更有180家企业成为“八届全勤生”,充分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强大“磁吸力”。

作为全球唯一的国家级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不仅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其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向世界传递共赢共享合作信号的地位与功能也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际,进博会展现出中国稳步扩大开放的决心与行动,正为全球经济带来更高确定性。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进博会之所以“越办越好”,关键在于坚持“与天下同利”。他强调,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应坚持平等互利,夯实正当的共同利益基础;坚守道义,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并推进治理改革,以完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李强指出,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

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海外企业走进来,共享中国发展红利的同时,伴随着技术溢出、产业链协同,在医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正通过世博会积极走向全球,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

走出去走进去

随着全球化步入新阶段,身处全球贸易重要节点的中国企业正站在构建全新出海战略的关键十字路口,也因此,中国企业出海依然是本届进博会期间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多场会议论坛聚焦出海3.0阶段,并有不少参会外企推出为中企出海赋能的产品,探讨中企如何在全球布局中实现安全、韧性和可持续。

越来越多服务赋能产品推出的背后,是中企出海的全面加速,以及新型全球化阶段,企业出海需要更深入洞察市场、更精准管控风险,实现稳健增长的全面升维要求。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认为,中国企业“低成本出口”时代正在终结,其出路只能是以全球眼光走出去,强化供应链韧性,让供应链深度扎根,适应本地规则,加强本地合作,如此方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屹立不倒,继续引领。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也表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在毕舜杰看来,中国企业出海正处于从2.0迈向3.0的关键过渡期,而3.0阶段的本质差异之一,就是供应链构建从“单一贸易型”转向“本土销售+研发+供应链一体化”。此外,区位选择也从早期集中于东南亚(越南、新加坡等),扩展至中东、非洲、拉美“新三极”;出海方式则从“企业单独行动”转向“链主带动下的产业与创新生态组团出海”。

在第一财经研究院日前发布的《跨越山海│2024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中,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表示,在逆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冲撞中,中国的内循环有着国内14亿人口规模的大市场,但出海,依然是那些有能力进行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打开的另一扇窗。令人欣慰的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能力多年以来不断进化,已经有了足够的应对能力,不仅向全球各地输出产品、技术、管理和服务,和全球各地的人们共建社区家园,还能调配全球资源,稳固供应链,有效应对出海路上各种各样的急剧的风浪。

中国+N”

诸多中国企业中,在全球拥有30多个制造基地,出海超过20年的联想集团,俨然是一个不断强化全球供应链韧性的典范。

自2004年联想宣布并购体量三倍于自己的IBM PC业务开启全球化以来,20余年间,联想集团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180个市场,在11个国家拥有30多个自有或合作制造基地,2000多家供应商,连接、管理着一张高度复杂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在关税战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造成巨大扰动期间,联想集团依托端到端整合的全球运营体系,形成了独特的“自主制造+外包生产(ODM+)”模式和“中国+N”的战略布局,并借此构建了均衡的全球销售布局以及“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模式,实现了“竞争力不降、市场份额不掉、盈利不减”。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表示,“这不是抱佛脚能够抱来的,这是联想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来的核心竞争力”。

所谓的“+N”,是指联想在全球化过程中对所到之地的本地化运营。比如,2022年6月,联想在匈牙利的工厂落成投产,成为联想在欧洲首个自有生产基地,从而能更快速地服务欧洲及周边市场。

联想提出,“中国+N”的战略制造布局,是其新型全球化能力的根基。通过“+N”的布局,打造贴近本地市场的营销、交付和服务,面向客户实现本地化的“最后一公里”,这为联想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与韧性,使其得以快速应对各种变化,同时抓住拉美、中东、东欧等快速发展中的市场机会。

除了联想,当下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启了“中国+N”的布局。2025年2月,陈香贵启动全球化战略,开出海外首店,它的选择,是德国柏林。

陈香贵创始人姜培军说,竞争和内卷促使企业要走出海这一步。在评估了东南亚市场、欧洲和北美市场后,陈香贵最终去了欧洲市场,原因是这里客单价更高,可以达到人均15~18欧元,而租金成本等又低于国内一线城市甚至大部分东南亚市场。

目前,陈香贵德国首店的客群,70%是当地白人和土耳其裔消费者,仅有30%是华人,实现了“非依赖华人市场”的全球化突破,和以往市场的中餐出海服务客群形成较大差异。

姜培军表示,对于陈香贵而言,海外落地要做的是三个融合:产品融合、供应链融合、人才和文化融合。

为增强本土化能力,陈香贵会选择在德国等地比较有实力的餐饮连锁企业、集团进行合作,“他们解决本地化合规合法落地和相关资源链接的工作,我们来运营和整体部署本土发展的动作,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在本地落地的能力和成功开店的能力。”姜培军说。

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认为,中国对外投资已经进入“快车道”,部分领先企业进入了以全球化深度运营为核心的3.0时代。在这一阶段,出海模式已经进化为构建端到端的本地化价值链生态,对企业而言,这不仅要求制定清晰的阶段性转型路线图,在技术、人才、资本和合规方面进行系统性升级,更需深入当地供应链、监管体系及文化圈层。尤其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有效延伸,以及提升企业对出海“系统工程”的专业认知。

中国制造,永远的根

随着越来越多全球企业在此实现联结,进博会正成为世界见证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与市场机遇广阔无限的重要窗口,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以及快速创新能力,对全球企业产生强大“磁吸力”的同时,也正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重要基石。

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主管合伙人沈宇峰对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内在原因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新的竞争优势已经形成。”他表示,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后,中国整体供应链的韧性和深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创新基地,随着终端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经历高速迭代后的创新需求正在这里生成,而中国广阔的市场给这些创新企业带来了快速获得回报的机遇,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正将中国作为其技术、模式创新的重要试验场。

杨元庆也给出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制造体系,不仅具有成本的优势,而是全方位的竞争力。“我们会坚持中国作为大本营,主要的生产制造、主要的零部件都是在中国制造”。

据了解,在联想的“中国+N”这一全球化版图上,中国一直是联想全球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联想以中国为核心研发、制造和供应链枢纽,外加海外“N”个节点上的本地化工厂,构成“中国+N”分布式供应链网络,大部分制造都是自有制造。

数据显示,联想集团超过75%的制造能力在中国境内,75%的营业收入在海外市场。这两个75%,描绘了一家全球化中企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杨元庆曾表示,联想将坚定地扎根中国,做“中国制造”的中流砥柱。“中国企业不管走出去多远,中国制造和中国市场都永远是我们的根。”

立足中国制造,整合全球资源,扎根本地服务,这种模式既是联想的优势,也是新时期中国出海企业可以借鉴的经验。

黑湖科技是一家工业科技公司,目前服务超过3.2万家工厂。2021年4月,黑湖与全球知名跨国企业供应链在中国的制造管理系统签约,这成为其迈向海外的起点。截至2025年,黑湖已在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部署了项目,并正在与土耳其、捷克、匈牙利洽谈合作。

黑湖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想表示,近两年,越来越多海外本土工厂找来寻求合作。比如,一位菲律宾的客户就表示,听说中国的蜜雪冰城做得很好,他想成为下一个蜜雪冰城。“我们发现出海的不仅仅是黑湖的工业软件和智能体,更是这些年来中国所积累的柔性制造实践和经验。”

本土制造为核心的“中国经济”,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基础,而“中国人经济”强调国民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则是有效推动国内企业产业价值链攀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的关键。

以进博会为纽带和契机,未来随着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和“中国人经济”将共同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体两面”。这既符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目标,也顺应开放与改革做更紧密衔接的大势。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