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上海方案看中国城市之治

第一财经 2025-11-22 12:50:47 听新闻

责编:江雪

AI速读
节省3分钟阅读时间

{{aisd}}

AI生成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前述内容由第一财经“星翼大模型”智能生成,相关AI内容力求但不保证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等。请用户注意甄别,第一财经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您有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联系我们 yonghu@yicai.com
上海方案与中国城市之治,方向如何?前景如何?

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和《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是依托世界城市日这个平台形成的两大核心成果,共同构成了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上海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是《上海手册》的首席专家。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实验室副主任王信,是上海奖评选方案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之一。

第一财经在2025世界城市日城发大会大放送访谈节目中,邀请到两位嘉宾,共同透过上海奖和《上海手册》,解码上海方案、中国城市之治。

“一奖一册”的由来

曾刚教授介绍,《上海手册》起源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最初旨在分享上海经验,2011年编制第一本手册,2016年起,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撰写和发布年度报告。手册已从最初的经验展示,发展为汇聚全球城市实践的“字典”和“工具”,案例范围更广,服务性更强。现已成为联合国推动2030年议程的核心公共知识产品之一。

王信教授介绍,上海奖是由联合国人居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那些提供优秀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并取得重大进展的城市政府。

“一奖一册”的入选标准

曾刚教授指出,入选《上海手册》的案例需具备三个标准:明确的问题或目标指向、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实践步骤、以及在所在城市取得成功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王信教授指出,上海奖的奖项评选标准有四个:满足多元需求的适足房屋、以人为本共建智慧城市、绿色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有效治理激发城市活力。评审采用国际专家主导的机制,综合考量案例的影响力、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上海方案与中国城市之治

曾刚教授指出,《上海手册》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人民城市”和“以人为本”的机理上高度一致。他以2025年入选《上海手册》的湖南长沙市为例,深入解读长沙如何以特色园区为切入点,打造城市智慧升级路径,创造“人民城市”新范式,最终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长沙模式”。

王信教授指出,上海奖的“上海基因”成色十足,上海市政府深度参与奖项设置、标准制定、评审等全流程。上海本土的“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经验通过平台走向世界。2023年10月,中国福州市成为首届上海奖获奖城市,2024年10月,中国景德镇成为第二届上海奖入围城市。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中午,2025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召开。大会公布了第三届上海奖15个入围城市,中国广州市在列。

上海方案与中国城市之治,方向如何?前景如何?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璀璨夺目,一座座生机勃发的新城,一个个联袂成势的城市群,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上海方案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治理的重要参考模式,中国城市之治将来如何演进?方向如何?前景如何?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第一财经APP上线的2025世界城市日特别节目。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