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0月29日共同在京发布《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并公布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榜单。(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中国石化、联想控股、中国工商银行等国际化规模大、国际化成效显著的50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三一重工、凤凰出版、万科股份等50家企业凭借创新性和有影响的国际化项目荣登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榜单。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蓝皮书主编王辉耀介绍,名列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前三甲的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该智库的研究显示,2013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32.1%,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37.7%,海外并购达89亿多美元,海外员工超过5万多人。同时,中国石化在海外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获得了较好评社会效益。
位居第二的联想控股在2014年初先后收购了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继续在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领域深耕,不断开拓全球化市场。联想控股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海外收入占比已高达57.%,成为了一家名符其实的跨国公司。
排名第三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金融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其国际化进程令人赞叹。中国工商银行在战略布局上,着眼国际市场,截止到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已在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9家机构,间接覆盖非洲19个国家。与145个国家和地区的1730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服务网络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海外市场巨大,被称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2013年末,中国工商银行境外机构总资产为2091.63亿美元,比2012年末增加464.41亿美元,占其总资产的6.7%。跨境人民币服务量21.666亿元。境外机构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为13%,回报水平超过一些欧美大银行。
王辉耀介绍,入围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的其他企业也都各具特色,具有代表性。如中兴的国际市场占到了52.6%,海外员工的本地化比例达70%;华为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华为在海外的人才本地化率接近80%,中层管理人员本地化率超过20%,外籍员工总数接近3万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外资产比重达到26.4%;海外收入比重占32.5%;董事会成员中的国际人才占62.5%,高层管理中的国际人才达40%;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海外员工本地化程度达到81.2%。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更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孙玉红介绍,新锐50强显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特点。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开发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地产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机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多,机械电子等领域对外直接投资突出;文化企业也开始试水海外,这表明,中国企业过去对外直接投资热衷能源资源的传统驱动形式正在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涉足国外高科技领域投资,追求高附加值投资,这些企业未来将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流。
中国企业国际化50强
排名 企业名称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6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3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
14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16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17
万向集团公司
18
中国保利集团
19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23
中国铝业公司
24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
26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28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29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30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32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33
广东粤海控股有限公司
34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36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37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38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39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40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4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2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43
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
4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45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46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7
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49
腾讯股份有限公司
5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企业国际化新锐50强
(按企业名称音序排列)
序号
企业名称
1
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赛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27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
3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28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4
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
29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
北京南车时代机车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30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6
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
31
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
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2
上海证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33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9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34
圣元国际集团公司
1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5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
11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36
四川波鸿集团公司
12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7
搜房控股有限公司
13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38
苏州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14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39
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15
广州越秀集团公司
40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1
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7
好孩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42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18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43
携程国际有限公司
19
湖北三环集团公司
44
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
20
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5
中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21
金跃集团有限公司
46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2
兰亭集势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7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23
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
中国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
迈瑞医疗国际有限公司
49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2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0
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
掘金海外市场仍不是一门轻松的生意。
中国企业不仅可以灵活、高效承接海外订单,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逐步实现从贸易型企业成长为对外投资的跨国企业,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表征。
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和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中方敦促欧方,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错误做法。
走出去之后,如何走进去、深下去,为本地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同时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质,也是中国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产能本地化”抢占先机,预计中国企业在欧洲空调市场的份额未来将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