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国有林场突围记:吊罗山至今无力还本付息

第一财经APP 2015-07-23 11:48:00

责编:尹磊

一个曾经茅草房遍布、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地方变身“旅游风情小镇”。

7月22日,海南省陵水县吊罗山林区。

驻足在被称为“旅游风情小镇”的道路旁,第一财经客户端记者看到,这里道路宽阔、整洁,绿叶成荫,两旁的建筑金黄色与棕褐色交相辉映。

沿路的小店铺,老人们一边纳凉,一边卖着香蕉、菠萝蜜等热带水果,脸着挂着笑容,悠然自得。

要不是路旁停放着的几辆桔红色的森林消防车,记者真的怀疑自己置身于某个欧洲小镇。

这里竟然是一个国有林场。一个曾经茅草房遍布、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地方。

吊罗山林区优美的环境。摄影/章轲

找到自身发展优势

吊罗山林区位于海南省东南部,地跨陵水、保亭、琼中、五指山、万宁五个市县,总面积56.49万亩。吊罗山林业局始建于1958年,正是国家“大炼钢铁”的时期。“那个时期,谁砍的树多,谁就能当劳模。”护林员苏伟民对记者说。

砍树持续了近40年的时间,到1994年,海南省全面禁止森林砍伐。当年1月1日,海南率先在全国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1998年,吊罗山林区被列入全国国有重点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

吊罗山林业局局长李华告诉本报记者,“从名称上看,吊罗山林业局像是政府的一个部门,但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林场实行企业化经营。林业局局长同时兼任林业公司经理、法人代表。”

李华介绍,2000年天保工程一期实施时,吊罗山林业局共有在职职工573人(含公司人员)。2003年起,通过一次性安置(216人),森林公安人员转为公务员及剥离社会性事务(将企业子弟学校、医院剥离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到2014年底,全局共有在册职工839人,包括在岗职工363人(其中天保222人,企业141人),离退休476人。

禁伐后,木材销售的路子断了。“收入主要靠国家和海南省拨付的天然林保护财政专项资金。每亩每年标准为23元。”李华说。

之后的几年,全国许多国有林场也开始部分或全面禁伐。也正是从这时起,一些国有林场开始靠天保财政专项资金、公益林补偿过日子。但也有一些国有林场开始探索突围新路。

吊罗山林业局找到了自己旅游资源、水资源和热带林木种苗种植的优势。

在海拔900多米的原伐木工人宿舍区,如今已经建成了山水林田湖一体的度假村。李华告诉记者,吊罗山旅游总体规划已通过海南省旅游规划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已获批复。土地利用规划纳入陵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南省政府也已批复。18公里长的旅游专线公路建设工程获得了批复,73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和3000万元的陵水县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计划修建4.4公里旅游栈道和其它设施。李华说,度假村已接待1万多游客,收入超过200万元。

本报记者在吊罗山林区实地采访时看到,这里水资源丰富,多处有规模较大的瀑布、激流。吊罗山林业局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当地水电年均发电上网销售量约1100万度,年均收入约330万元。

苗木种植是国有林场的拿手活。但客户端记者此前在一些国有林场采访时注意到,有的盲目种植,品种单一,一遇到市场不景气,便砸在手里。

吊罗山林业局介绍,已建成了占地230亩的种苗基地,有罗汉松、重阳木、花梨木等十多个品种,共13万株,育有小叶榄仁、重阳木、火焰木苗木1000多万株。此外,386户职工家庭还种植4098亩槟榔、橡胶、龙眼等经济作物,年产值约1024万元,户均收入约2.7万元。

仍面临诸多难题

李华对记者说,国有林场改革,最关键的是要在保护资源的同时,让职工受益。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记者在吊罗山林区看到,766户职工已经住上了崭新的楼房,小区垃圾箱、车位、绿化带、路灯等配套设施齐备。

吊罗山林区职工住宅区。摄影/章轲

“我们已经实现了每户职工家庭一套住房的奋斗目标。”李华介绍,利用国家给予的林场棚户区改造资金以及海南省财政的扶持资金,这些年,吊罗山林业局共投资8000万元实施旧房改造工程,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包括引进的大学生,都住上了新房。此外,吊罗山林业局投资470万元建设了热带雨林休闲会馆。

其它地方国有林场拖欠工人工资、没钱交养老保险的情况在吊罗山林业局也没发生,“林区214名职工家属全部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还能一年体检一次。”

但李华也告诉记者,吊罗山林区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业局从原来的森工企业转为从事保护天然林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但目前林业局仍保持着原有的企业性质,职工依然是企业员工,保护主体与经营主体混淆。”李华说,由于事企不分,管护人员身份不明确,虽然行使着管护国有天然林资源的行政事业性职能,却仍是企业化管理,没有行政执法权。

“在履行国家赋予的林业行政执法职责、制止毁林开垦、盗伐林木和盗猎野生动物中,存在诸多困难。”李华说。

吊罗山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家政策性停止木材采伐后,该局还欠有银行机构债务689.3万元,其中本金610元,利息79.3万元。至今无力还本付息。

李华反映,林区原有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天保工程专项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林区替代产业建设的需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投入,目前,吊罗山林业区森林旅游业、种植业、花卉苗木业等后续产业开发进度仍缓慢。

李华对记者说,吊罗山森林旅游风情小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获得了“海南省十大最美小镇”的荣誉。但目前,林区的生活用水和污水处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我们期盼省里能帮助解决吊罗山自来水厂改造工程项目建设资金1275万元,并将吊罗山污水处理项目纳入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李华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