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出口受阻,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及中西部基建、内需进一步开拓,中西部经济增长高于东南沿海是一大主旋律。
不过近两年,这一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中西部之间出现了明显分化,第一财经记者根据31个省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发现,同是中西部,西南明显好于西北。而在经济发展遇到不少问题的东三省,区域分化也十分明显。
中西部:北不如南
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速高的主要还是分布在中西部,在实际增速前十名中,除了天津和福建,其他省份都来自中西部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
这其中,重庆和西藏以10.7%的增速并列第一。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较全国高4.0个百分点。这已经是重庆连续十一个季度GDP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了。
位居第三的是同处西南的贵州,前三季度贵州经济增速增长10.5%。此外,江西、安徽、青海、湖北的增速也都比较靠前。
由于目前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的增速均为实际增速,是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包含了价格的变动,价格变动是无处不在的。所以采用名义增速观察更为直观。
从名义增速来看,前三季度贵州以13.06%高居榜首,西藏11.7%紧随其后,重庆名义增速也达到了11.13%。此外,安徽、江西的名义增速也比较靠前。
不过同样是中西部,西北、山西等地的增速要远远落后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例如,在名义增速中,山西为-0.64%,甘肃也只有3%,陕西、内蒙古、新疆都低于5%。
那么为何同是中西部,长江中上游地区明显好于西北、山西等地呢?这其中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相比后者,长江中上游地区本身的能矿产业就比较小,这几年产业布局和调整做的比较好,产业结构比较均衡。
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沿海地区人力和土地等综合成本的提升,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长江中上游地区由于距离长三角和珠三角较近,尤其是在高铁网的陆续建成后,这种地理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再加上这些地方劳动力比较充沛、水资源丰富、更贴近市场,因此,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
比如珠三角长三角的家电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合肥,合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家电制造业生产基地。再比如江苏大量的笔记本电脑产能转移到重庆、成都、武汉等地。
在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后,长江中上游的不少省份在全国的位次不断提升。以贵州为例,过去贵州人均GDP曾长期位列全国倒数第一,但现如今,贵州已摆脱了这样的尴尬,人均GDP上升了2位。
相比之下,西北、山西等地能源产业占比较大,在近几年的能源下行过程中受影响较大。另外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由于距离长三角、珠三角较远,近几年沿海产业转移到这些地方的也比较少。
不过,近期以来,随着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扬,这些省份目前触底反弹的态势已经显现。
东北分化明显
分化的不光是中西部,在东北地区,不同省份、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化也十分明显。
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介绍说,前三季度东北增速偏低,仍在筑底,困难较大,分化加大,亮点不少。
在增速方面,前三季度,辽宁只有-2.2%,吉林不错,有6.9%,跑赢了全国,黑龙江是6.0%,全国平均水平是6.7%,“在全国四大板块里确实是垫底的,增速也偏低。” 周建平说。
为何吉林的情况最好?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在东三省里面,目前吉林的整体发展势头是最好的,产业结构也比较合理。一方面,相比辽宁和黑龙江,吉林的能源产业占比要小很多,受能源下行冲击较小。
另一方面,吉林的汽车、轨道客车等装备制造业以及光电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都相当不错。像装备制造产业正在打造产业集群,这其中也带来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周建平说,目前东北地区发展确实也有不少亮点,从省这一级层面来说,吉林发展的势头比较好,GDP是跑赢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都是非常好的。
“省与省之间分化,省内各地市之间发展分化,行业在分化,企业在分化,这四个方面的分化也构成了东北经济的特点。”周建平说,吉林、辽宁、黑龙江的发展变化很大,区域内部,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条中轴线上集中了东北大概50-60%的经济总量,他们的发展势头还很好。但是东北的西部地区,靠近科尔沁草原,因为是沙漠地带,发展条件更差一点,因为资源、环境、区位都不好,所以分化就大
另外,从行业来看,一些传统的“原”字号集中的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行业发展比较困难,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比较好。
表1:各省份前三季度实际增速
省份 |
前三季度GDP(亿元)) |
实际增速 |
名义增速 |
西藏 |
829.2 |
10.70% |
11.70% |
重庆 |
12505 |
10.70% |
11.13% |
贵州 |
8135.38 |
10.50% |
13.06% |
江西 |
12587.3 |
9.10% |
8.81% |
天津 |
13339.44 |
9.10% |
8.26% |
安徽 |
17132 |
8.70% |
9.04% |
福建 |
18287.01 |
8.40% |
11.52% |
青海 |
1741.38 |
8.20% |
6.60% |
湖北 |
22198.4 |
8.10% |
8.69% |
江苏 |
55281.5 |
8.10% |
7.97% |
河南 |
28840.57 |
8.10% |
7.10% |
宁夏 |
2120.31 |
8.00% |
6.71% |
新疆 |
6717.79 |
7.90% |
4.78% |
湖南 |
21771.1 |
7.60% |
7.51% |
云南 |
9536.94 |
7.60% |
7.19% |
浙江 |
32234 |
7.50% |
8.59% |
四川 |
23793.6 |
7.50% |
7.56% |
山东 |
48703.8 |
7.50% |
6.54% |
甘肃 |
4769.45 |
7.50% |
3% |
海南 |
2880.88 |
7.40% |
8.98% |
广东 |
57061 |
7.30% |
8.64% |
陕西 |
12879.97 |
7.30% |
4.42% |
内蒙古 |
12690.14 |
7.10% |
4.94% |
广西 |
11345.53 |
7.00% |
8.77% |
吉林 |
9298.11 |
6.90% |
4.50% |
河北 |
22496.1 |
6.80% |
5.71% |
上海 |
19529.67 |
6.70% |
9.31% |
北京 |
17367.8 |
6.70% |
8.53% |
黑龙江 |
9231.6 |
6.00% |
5% |
山西 |
8945.55 |
4.00% |
-0.64% |
辽宁 |
-2.20% |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整理)
表2:各省份前三季度名义增速
省份 |
实际增速 |
名义增速 |
贵州 |
10.50% |
13.06% |
西藏 |
10.70% |
11.70% |
福建 |
8.40% |
11.52% |
重庆 |
10.70% |
11.13% |
上海 |
6.70% |
9.31% |
安徽 |
8.70% |
9.04% |
海南 |
7.40% |
8.98% |
江西 |
9.10% |
8.81% |
广西 |
7.00% |
8.77% |
湖北 |
8.10% |
8.69% |
广东 |
7.30% |
8.64% |
浙江 |
7.50% |
8.59% |
北京 |
6.70% |
8.53% |
天津 |
9.10% |
8.26% |
江苏 |
8.10% |
7.97% |
四川 |
7.50% |
7.56% |
湖南 |
7.60% |
7.51% |
云南 |
7.60% |
7.19% |
河南 |
8.10% |
7.10% |
宁夏 |
8.00% |
6.71% |
青海 |
8.20% |
6.60% |
山东 |
7.50% |
6.54% |
河北 |
6.80% |
5.71% |
黑龙江 |
6.00% |
5% |
内蒙古 |
7.10% |
4.94% |
新疆 |
7.90% |
4.78% |
吉林 |
6.90% |
4.50% |
陕西 |
7.30% |
4.42% |
甘肃 |
7.50% |
3% |
山西 |
4.00% |
-0.64% |
辽宁 |
-2.20% |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