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或将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此次个税改革,将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是首次施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体制。
据新华社消息,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下称《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草案》内容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个税起征点拟提高至5000元与他的判断接近,之所以定在5000元,一方面是因为增加了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扣除,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这也会减税,因此起征点不会定得太高。另外我国税改需要逐步提高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个税作为直接税的重要税种,起征点也不应定得过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草案》在此前已经明确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外,首次增加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利好,具体扣除标准还需要看方案具体内容。”杨志勇说。
此外,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这也是历次个税改革以来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这意味着未来个人这四项收入综合所得,扣除个税起征点、社保以及子女教育等专项扣除后,按照相应的税率征税。
此前四项收入税率结构和级距都不一致,《草案》提出了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这意味着10%以下的税率级距会扩大,也能起到减税的效果。”杨志勇说。
为堵塞税收漏洞,《草案》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税务信息监测+政策执行上强度。
绝大部分“小哥”收入在减除基本扣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基本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罗志恒认为,“十五五”时期,税制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增加或减少财政收入,而是首先要解决当前制约地方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赋予地方更多的税收自主权。
认房不认贷新政下,购房人二套房贷利率转为首套房贷利率,且此前未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个税扣除,则可以享受这一个税扣除优惠政策
稽查人员查遍该公司的纳税申报表,却并未发现任何个人所得税的扣缴记录。